關鍵字:血管病變
-
年輕多運動存「腦」本 預防失智要趁早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629據統計,全球平均每3秒就新增1名失智患者,專家指出,定期運動、腦部訓練、參與社交活動等,便能有機會抑制認知功能障礙;如果天天做有氧運動,腦部海馬迴體積會增厚,可有效延緩認知功能障礙問題。 -
小孩也會中風! 恐怖毛毛樣腦血管病變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1146家住金門的黃小妹妹還不到2歲,出席記者會時,爸爸抱著她,相當活潑,看不出來去年曾經中風,且一度肢體癱瘓,被確診為毛毛樣腦血管病變,經過開刀後,才恢復健康,而她也是文獻紀錄上,年紀最小的毛毛樣腦血管病變腦部開刀個案。 -
失智人口攀升 中醫輔助延緩大腦老化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1103全球老年化速度快速增加,另一個需要面對的問題是失智症(Dementia)人口日益嚴重,且成為公共衛生問題,推估2017年全球失智症人口接近5,000萬人,到了2050年將攀升至1億3,150萬人,等同於平均每3秒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 -
高度近視易黃斑部病變 這些事做不得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5146台大醫院眼科部視網膜科主任何子昌表示,國內約有2成2的成年人屬於高度近視,近視度數超過600度,屬於「近視性黃斑部脈絡膜新生血管病變」的高風險族群,如果長時間用眼、眼睛接觸有害光線或劇烈運動、搬重物,視力可能就會出問題。 -
飯後血糖不控制 當心失智症提早來報到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292張宏猷醫師解釋,糖尿病患的血糖過高,會傷害血管的內皮細胞,增加氧化壓力和細胞發炎現象,引起大、小血管病變,除了促使動脈硬化、阻塞,導致血管性失智,近年來也發現,高血糖會影響大腦內胰島素的作用,干擾清除β類澱粉蛋白質的機制,與阿茲海默症關係密切。
-
入秋好發眩暈症 當心中風前警訊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627一般人可能都有過頭暈的經驗,但多半稍作休息後即可恢復正常,對身體不會有太大影響。但眩暈則不同,通常眩暈患者本身會因感覺周遭景物明顯晃動而無法平衡,就好像時時刻刻在暈車、暈船一樣。眩暈也常伴隨有嘔心、冒汗、心悸、臉色蒼白等自律神經失調的反應,甚至有人還會暈眩到無法起床,進而影響生活。 -
睡不飽大小眼? 眼瞼下垂成因有這些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308書田診所泌尿科眼科診所副院長廖士傑表示,上眼瞼藉著提眼瞼肌,在用眼時維持著張開狀態,當神經受損、肌肉無力或肌腱鬆弛時,就會形成眼瞼下垂。有些孩童出生時就眼瞼下垂,稱為先天性眼瞼下垂,若為後來才出現,就稱為後天性眼瞼下垂。 -
糖友應控制三高 慎防心血管疾病成頭號殺手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325糖尿病學會理事長暨台中榮民總醫院許惠恒院長表示,糖尿病控制不佳,容易引起大小血管相關併發症,糖尿病診斷標準「糖化血色素(HbA1C)」每增加一個單位,便會提升二至三成的心血管疾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