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血漿置換
-
打疫苗出現急性多發性神經炎反應 中西醫雙管齊下改善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6162根據目前的研究指出,BNT與莫德納均無發生類似案例,AZ在國外有極少數案例,嬌生疫苗注射後的發生機率則略高,但目前在台灣只有進口AZ與莫德納疫苗,也不曾發生過注射疫苗後出現急性多發性神經炎的案例。 -
幼童流感重症裝葉克膜救命 意外找出頑固型癲癇病因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043約4分之3的癲癇病人可透過藥物改善症狀,但小靖屬於「頑固型癲癇」,嘗試過多種藥物治療皆無效,多數時間都臥病在床。直到去年小靖在加護病房病況危急時,持續安裝葉克膜1星期才得以維護生命存續,沒想到出院後癲癇不再發作,直到3個月後才又再次復發。 -
宮廟提供抗病毒草藥 B肝婦人不慎服用險些發生憾事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330760歲的張媽媽患有B型肝炎,最近聽聞家附近的宮廟,開始發放具有預防新型冠狀病毒及增強免疫力之功效的草藥,便與其他居民一同排隊購買,沒想到連續喝3周以後,就險些要了她的命。 -
甲狀腺風暴死亡率達30% 血漿置換術成功平息致命危機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205臺北榮民總醫院近2年接獲2名棘手的甲狀腺風暴病患,因為出現嚴重藥物過敏,無法在常規治療下有效控制病情,醫療團隊在危急中,使用換血漿的方式,成功平息甲狀腺風暴。 -
全身長滿水疱如燒燙傷 罕見自體免疫疾病天疱瘡作祟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305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過敏免疫風溼科主任蔡肇基表示,吳爺爺為茶農,可能是清洗茶葉時,皮膚接觸到農藥而產生自體抗體,繼而全身性出現大面積水疱和潰瘍。因睡覺時容易壓到傷口必須趴睡,造成睡眠品質不佳,且除了背部潰爛成一片外,手肘關節處也陸續出現水疱,令他十分恐慌,不得不就醫治療。 -
感冒後癱瘓成活死人 竟是罕病格林巴利症候群惹禍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8045楊自強表示,急性發炎性脫髓鞘多發性神經病變又被稱為格林巴利症候群(Guillain Barre syndrome),是種因為病毒或細菌感染後,引發身體本身免疫系統反應而產生抗體,而這些抗體攻擊了自己周邊神經系統造成多發性神經病變,病程惡化速度非常快,會造成感覺、運動或自律神經失調的情況,不僅肢體癱瘓,連呼吸肌力都造成影響,所以需進行換血治療或免疫球蛋白注射治療。
簡孝文指出,換血治療是將攻擊神經髓鞘造成損傷的血漿抗體過濾置換掉,個案因發病近1個月後才轉至本院治療,為了能徹底置換體內含有攻擊性抗體的血液,故總共換血了7次,治療後的預後效果非常好。 -
紅斑性狼瘡治療遇瓶頸 血漿置換現生機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926陳政宏主任解釋,全身性紅斑性狼瘡是1種自體免疫細胞自我攻擊全身各器官組織的慢性發炎性疾病。台灣至少有1萬人以上受此困擾,每年新增病例約為400人到1,600人,其中又以15至45歲的女性為好發族群,比例高達90%。紅斑性狼瘡的病情多變,有時發病狀況又猛又急。醫療團隊除了不斷解決出血問題,並運用免疫製劑如類固醇來抑制,更須趕緊控制巨細胞病毒血症的感染問題。然而免疫製劑會讓病人抵抗力下降,進而減低對巨細胞病毒血症的治療效果,所以很難下重藥治療,形成免疫治療上的瓶頸,面臨無藥物治療空間的棘手狀況下,只能不斷利用血漿置換來救病人。 -
台大刷新醫學紀錄 心臟停跳50天仍順利接受移植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373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陳益祥指出,器官移植手術之前,交叉試驗如果呈陽性,移植後因為抗體發生超急性排斥機率極高,通常只能放棄移植。目前透過去除B細胞藥物、人類免疫球蛋白及血漿置換等方法,可以移除和抑制抗體的排斥作用,這就稱為「去敏化」(desensit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