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蛋白酶
-
抗新冠藥物台灣隊不落人後 發現強10倍病毒抑制劑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2858研究團隊強調,這次發現的蛋白酶抑制劑可在體外抑制新冠病毒複製,其中最好的抑制劑對比已知的抑制劑強10倍。研究團隊補充,在成為真正抗COVID-19新藥前,雖然尚需經過動物及人體實驗,但可在短時間內找到候選藥物,這已經顯示,我國在面對病毒時短期緊急應變能力上的量能。 -
台灣生科研究不斷精進 TBF首次成果發表展實力
醫美減重 / 生技線上1152018台灣生技醫藥發展基金會(Taiwan Bio-development Foundation,TBF)講座會議於本月7日在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盛大舉行,由董事長楊泮池院士主持,包括中央研究院翁啟惠前院長及12位國內頂尖的生技講座學者,分別針對最新生物科技研究成果共5大領域包括:癌症生物、再生醫學、免疫學、蛋白結構學、生醫工程學等發表專題演講,近400位生技相關領域專家學者熱烈參與。 -
新住民罕病女嬰 血液白濁如煉乳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3393越南媽媽生下一名可愛的女嬰,但寶寶卻怪怪的,喝了母奶之後不停哭鬧,高燒不退,至台北榮總就醫,血液過於黏稠,很難抽出,好不容易抽出來,卻讓醫護師大吃一驚,並非鮮紅色,而是乳白色,就像是煉乳一樣。 -
水果飯前吃?飯後吃? 中醫師:空腹是關鍵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6091多吃水果有益健康,大家都知道,但要怎麼吃、什麼時間吃,才可以讓人體達到最好的吸收呢?簡單來說,飯前、飯後吃水果並沒有太大差別,以營養吸收的成分來看,兩者差異不大,但是空腹吃可就要挑對水果。 -
維生素B12有多重要? 這些問題都與它有關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4686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分院神經部醫師林洳甄說明,維生素B12是人體造血、DNA合成、神經系統維持完整不可或缺的元素,缺乏時可能會有貧血、舌炎、腸胃不適,以及神經精神症狀。周邊神經系統症狀包含手腳發麻、感覺缺失、步態不穩、肢體無力;中樞神經系統症狀則包含情緒問題、躁動不安、思緒緩慢、記憶差、失智、或妄想混亂等精神狀況。 -
多發性骨髓瘤癌患 近7成因骨折就醫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4205臺大醫院血液科黃聖懿醫師表示,多發性骨髓瘤是源自於骨髓中的血液惡性疾病,也是一種血液癌症,全身上下都會分布腫瘤,因此稱它為多發性骨髓瘤,常見4大臨床症狀:(一)病理性骨折:因骨頭被癌細胞破壞穿孔,骨質疏鬆脆如油條,稍微碰撞就斷。(二)蛋白尿:小便泡沫多如啤酒,久久不散。(三)貧血:頭暈、目眩、輕微運動就喘。(四)高血鈣:口渴、多尿、體重減輕、意識混淆。
-
黃豆製品營養價值高 食藥署教你這樣吃才健康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7266食藥署說明,黃豆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劑(trypsin inhibitor)」,胰蛋白酶是胰臟分泌的酵素,可在腸道中協助蛋白質分解,具有抑制胰蛋白酶的作用,而在製作黃豆加工品的過程中,因經過加熱程序,使得胰蛋白酶抑制劑受熱變性,因此失去抑制胰蛋白酶的作用。
-
毛小孩慎防犬蛔蟲 以免飼主阿茲海默症上身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792臺北醫學大學分子寄生蟲暨熱帶疾病學科主任范家堃教授,針對腦犬蛔蟲症與阿茲海默症進行研究發現,犬貓身上的犬蛔蟲,可能透過與飼主的親密接觸進入體內,一旦入侵腦部,可能會引發神經退化如阿茲海默症。研究結果獲2015年7月出版的國際知名期刊「臨床微生物學評論」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