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處方藥
-
換藥後藥效變差? 健保署:請醫師重新調整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3119從今年5月開始,健康保險署調整藥價,超過9成品項受影響。民眾最關心的是即將掀起的換藥潮,各大醫院若更換品項,患者恐怕得面臨換藥狀況,除了得適應新的替代藥品,也擔心是否影響身體健康。 -
春節出遊暈車掃興 這4大族群格外注意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161農曆新年即將到來,全家開心出遊時,難免會遇到塞車、遠途、路況不佳等狀況,進而誘發頭暈、冒冷汗、噁心、嘔吐。比如5歲的黃小弟只要車程時間一長,就會吐一地、冷汗直流,讓黃媽媽手忙腳亂。 -
孕期肌膚止癢 醫師:先找出病因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1055 -
孕期肌膚止癢 醫師:先找出病因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327懷孕期間常會沒來由地感到肌膚發癢,該如何舒緩搔癢不適,以及避免過度搔抓造成肌膚受傷或感染呢?有關孕期肌膚搔癢問題,根據臨床統計,約有20%的孕婦深受其擾,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楊庭驊指出,搔癢反應是相當複雜的機制,原因不盡相同,甚至不只有一種,因此若要談及「止癢」方法無法一概而論,首要任 -
止咳糖漿含可待因 幼童、哺乳婦女禁用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852低劑量為非處方用藥,可止咳,常見於市售的止咳糖漿中;高劑量則為處方用藥,可緩解輕度到中度的疼痛,同時也是管制藥品,食藥署日前已公布,含可待因成分的非處方藥,禁用於12歲以下孩童。 -
愛穿尖頭鞋長厚繭 雞眼貼布誤用恐釀二度傷害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753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皮膚科主任蕭子臨指出,雞眼與胼胝是增厚變硬的角質,因持久過度的摩擦或壓力而造成,若壓力分佈在較大面積(大於1平方公分),則角質增厚呈現均勻片狀,稱為胼胝;反之,若壓力集中在小部位,厚皮中央形成特別深陷圓錐狀的硬皮,稱為雞眼。
-
暑期出國旅遊 採購藥品須注意限量規定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150目前我國入境旅客攜帶自用藥物依類別不同,而有不同規範,非處方藥不限種類,每種至多攜帶12瓶(盒、罐、條、支),合計不得超過36瓶(盒、罐、條、支);攜帶處方藥的民眾,則需有醫師處方箋或證明文件,且以6個月用量為限,如果未攜帶醫師處方箋(或證明文件)者,則以2個月用量為限,民眾一定要特別留意。
-
DEET含量15%以下防蚊液 便利商店可購買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415目前含有DEET成分之防蚊產品,濃度一般都在12%至50%間,其中DEET成分濃度15%以下的,在食藥署「指示藥品及成藥諮議委員會」考量安全性及可近性之整體評估下,將其轉為「乙類成藥」。另外,食藥署已於105年3月公告「西藥非處方藥仿單外盒格式及規範」,規範廠商須提供民眾看得懂的仿單,且外盒需有統一格式刊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