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藥膳
-
立冬進補有撇步 天冷吃鍋慎選食材護健康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3614像是一頓吃到飽火鍋的鈉攝取量可高達5895毫克(約相當於14公克的食鹽),是衛福部建議的每日鈉建議攝取量上限2400毫克(約等於6公克的食鹽)2.5倍。另外,吃鍋的同時也容易被餐廳提供的飲料及冰淇淋誘惑,因而吃下更多的食物。 -
推動中醫預防醫學 健康促進更多元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961藉由設計符合健康或亞健康民眾需求之中醫預防醫學模式,結合醫療院所及社區資源,向民眾講授中醫體質及養生藥膳等觀念,並由中醫師指導練習中醫養生功法,提供國人另一種自我健康活動模式選擇。 -
預防更年期不適 中醫建議45歲前開始調理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784許多女生聽到更年期就如臨大敵,原因在於更年期會讓人聯想到許多不適的症狀,如:潮熱、盜汗、失眠等,但中醫師鄭愛蓮表示,只要在45歲前提早調理身體,更年期的不適症狀是可以預防的。 -
免疫異常恐不孕、小產 中醫針灸幫助好孕到
兩性關係 / 不孕症5086不孕症是許多熱切求子夫妻心中難以言喻的痛,造成不孕的原因很多,除了晚婚、卵巢老化等常見因素之外,還有可能是因為免疫異常導致的不孕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林俐嘉表示,近年來在中醫門診觀察到越來越多因免疫異常而造成不孕婦女就診的趨勢。
-
糯米吃太多腸胃「堵堵」 中醫消食藥膳健脾胃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018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中醫科醫師陳冠群表示,其實包粽子所用的糯米本身並不會傷害脾胃,只是糯米所含的澱粉較難消化,若短時間內吃得太多,便會影響胃的蠕動,造成俗稱的「沉胃」感,加上鮮肉粽、豆沙粽等都含有較多量的油脂,同屬消化較慢的食材,更加妨礙脾胃正常運作。 -
春季食補這樣吃 中藥師:可預防感冒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578春季養生宜順應天時,重視養護陽氣,應該多吃那些食物?宋宥融首推蔥、薑、韭菜等辛溫發散的天然食物,價格便宜,隨手可得,但好處多多,能夠促進陽氣升發,預防感冒。 -
產婦坐月子不忌口 狂嗑麻油雞內痔竟噴血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801臨床上,痔瘡成因多。久坐久站、因病長期臥床、缺乏運動、蔬果攝取不足,懷孕婦女易受壓迫、過度肥胖,以及後天性疾病如肝硬化、腹水,腹腔內腫瘤和攝護腺肥大等,都可能造成痔瘡。 -
寒冬美食暖呼呼 網友最愛麻辣鍋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244在排行榜中,民眾最常討論的前3名分別是麻辣鍋4,958則、薑母鴨4,854則、關東煮4,577則;滿意度前3名則是當歸鴨1.92、藥膳排骨1.88、石頭火鍋1.82。觀察整個排行榜單可以發現,鍋類最受矚目,其次為藥膳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