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葉克膜
-
劉真心臟手術仍昏迷 主動脈瓣膜狹窄異常為何致命?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338台大心臟內科教授王宗道指出,主動脈瓣膜狹窄異常症狀與心血管狹窄差不多,但造成的傷害卻更嚴重。一般來說,醫界慣以「532」來解釋其危險性,如果活動運動時感到胸悶、胸痛,存活期約剩5年;如果加上易喘,則只剩3年;要是又曾暈倒,平均只剩2年壽命。 -
台灣之光! 全球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最高齡在振興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436主動脈瓣膜是心臟血液通往全身的大門。隨著人口老化,患有主動脈瓣膜狹窄的病人也隨之增加。老化所引起的主動脈瓣膜狹窄常發生在65 歲以上,根據統計超過65歲的人2%有主動脈瓣膜狹窄,超過85歲發生率更高達4%。老化兼硬化的主動脈瓣膜,像年久失修不靈活的門板,在心臟收縮期無法順利打開讓血液通過,造成輸送至全身循環的血量嚴重不足。 -
流感死亡增15例創單周新高 30歲女就醫當天搶救不及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553疾管署指出,國內流感疫情仍處流行期,上周新增36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且增加15例死亡個案,創本流感季以來,單周死亡人數的新高紀錄。年齡從30歲至87歲,皆未接種流感疫苗,平均發病到死亡天數為5天。 -
流感心肌炎險喪命 葉克膜維生系統及時介入成功救援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935徐展陽醫師表示,心肌炎是心臟肌肉的急性發炎反應,多為病毒感染造成心肌猛爆性的發炎。也就是說,當面對病毒入侵時,免疫系統產生連鎖的發炎反應,有時導致心肌產生嚴重發炎,進而影響心臟收縮力與電氣傳遞,導致急性心臟衰竭。此時,若無及時維生系統介入治療,死亡率將高達100%。 -
輕忽小感冒 妙齡女併發心肌炎險送命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685心臟血管內科醫師陳韋成表示,楊女感冒數日,因感覺胸悶、噁心想吐、肚子悶痛才再次至醫院就醫,經抽血檢查,發現心臟酵素過高,合併有心律不整的狀況,便建議轉往羅東博愛醫院接受治療。 -
紅斑性狼瘡治療遇瓶頸 血漿置換現生機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927陳政宏主任解釋,全身性紅斑性狼瘡是1種自體免疫細胞自我攻擊全身各器官組織的慢性發炎性疾病。台灣至少有1萬人以上受此困擾,每年新增病例約為400人到1,600人,其中又以15至45歲的女性為好發族群,比例高達90%。紅斑性狼瘡的病情多變,有時發病狀況又猛又急。醫療團隊除了不斷解決出血問題,並運用免疫製劑如類固醇來抑制,更須趕緊控制巨細胞病毒血症的感染問題。然而免疫製劑會讓病人抵抗力下降,進而減低對巨細胞病毒血症的治療效果,所以很難下重藥治療,形成免疫治療上的瓶頸,面臨無藥物治療空間的棘手狀況下,只能不斷利用血漿置換來救病人。 -
台大刷新醫學紀錄 心臟停跳50天仍順利接受移植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373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陳益祥指出,器官移植手術之前,交叉試驗如果呈陽性,移植後因為抗體發生超急性排斥機率極高,通常只能放棄移植。目前透過去除B細胞藥物、人類免疫球蛋白及血漿置換等方法,可以移除和抑制抗體的排斥作用,這就稱為「去敏化」(desensitization)。 -
急性心肌梗塞分秒必爭 葉克膜從鬼門關搶救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512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檢查室主任張育晟指出,彭先生本身患有川崎氏症,平時有規律服藥,2年前也曾因急性心肌梗塞置放支架,日前至埔里拜訪朋友,早上起床時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友人發現緊急將他送往鄰近醫院CPR加電擊,但生命徵象仍極度不穩定,便立刻聯絡亞大醫院心臟血管團隊,並備好葉克膜,到院後立即施作心導管手術及重建冠狀動脈血流,總算救回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