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萬芳醫院
-
攝護腺癌治療選擇 醫師解析根除、微創標靶、放療優缺
癌症新知 / 攝護腺癌4769臨床上多數早期攝護腺癌病患常在健檢抽血或是良性攝護腺肥大出現症狀時,進一步切片檢查才發現。臺北市立萬芳醫院泌尿科醫師蕭志豪表示,局限性的攝護腺癌(stage T1~2)、尚未擴散轉移,可考慮選擇達文西腹腔鏡攝護腺根除手術、海福刀微創標靶治療及放射線治療等3種治療方式,來根除癌細胞。 -
翻轉醫學教育 AI結合提升教學成效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356北醫和IBM組成的跨國研究團隊成員共13名,論文第一作者為萬芳醫院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陳俊佑,通訊作者為臺北醫學大學講座教授閻雲。發表「透過AI強化癌症實證醫學的教育」(Enhancing Evidence-based Medicine Skills in Oncology Training with Cognitive Technology)論文,於年會上獲得高度重視。 -
多重抗藥結核病短程療法 可縮短一半以上療程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409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多重抗藥結核病長療程須治療約20個月,使用5種以上藥物;由於治療時間長,藥物又有輕重不等的不良反應,影響病人完整接受治療的意願,導致近年來全球多重抗藥結核病平均完治率不到6成。相較之下,江醫師所參與的研究團隊使用短程療法,雖藥物種類相似,卻採用不同組合,治療過程所受的折磨也少很多,病人接受治療的意願較高。 -
乳癌患者多無家族史 這3種要命自覺不可有!
癌症新知 / 乳癌3243與歐美國家相較,台灣乳癌患者集中於45至49歲,但國民健康署根據篩檢報告發現,其族群篩檢涵蓋率卻是最低的,僅35.92%,以致不少病友確診時已經到了晚期。 -
全台新生兒聽損比例高 及早治療避免發展遲緩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481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小兒神經主治醫師暨北護聽語副教授翁仕明解釋,幼兒單側聽損最容易被忽略,由於雙耳聽力的補償作用,並不是全然聽不到聲音,需透過篩檢才可以及早發現。家長照顧聽損的孩子往往面臨較大的壓力,因為即便持續追蹤,稍有不留意,聽力就可能惡化;此外,如果不是在出生後就及時發現,可能導致語言發展遲緩的問題。 -
人皆有「痣」非管不可 AI篩檢異常正確率達93%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680人皆有痣,但究竟需不需要就醫,常常讓民眾陷入兩難,為了1顆痣掛號,可能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等候,但實際就醫時間只有短短幾分鐘;但若不當一回事,忽略痣的異常變化,當痣癌化變成惡性黑色素細胞瘤,可能會因為延誤就醫錯過黃金治療期,以東方人來說,黑色素瘤常見於四肢末端,也可能在身體其他地方出現,若有不尋常的皮 -
年前壓力大腸躁症上身 醫師教你這5招擊退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672018年美中貿易戰開打,全球經濟陷入一陣低迷,各行各業面對經濟成長降溫倍感壓力,尤其是上班族,年前壓力就更大了,許多人因此罹患腸躁症。 -
夫妻性知識大考驗 孕前孕期產後這樣做不NG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5255即使孕期可否有性行為的相關迷思早已被破解,但許多夫妻仍因為懷孕而減少性行為次數,或許是受到一些似是而非的觀念所誤導。本次將分享孕前、孕期與產後等3個階段的性知識,解答準爸媽內心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