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自閉症
-
身障兒牙齒健康莫輕忽 照護先從定期回診開始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1900品悅牙醫診所兒童牙科專科醫師廖桂君說明,所謂身障兒童泛指一般身心發展上有障礙的兒童,就兒童牙科門診來說,以發育遲緩、自閉症、過動症、唐氏症兒等較多,通常會以「特殊需求兒」來稱呼小小患者。 -
鋅離子有助改善自閉症 中研院跨國研究新發現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597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研究員薛一蘋博士研究團隊,與韓國科技大學教授暨基礎科學研究所所長金恩俊博士的研究團隊攜手破解自閉症行為之謎,發現鋅離子與Tbr1蛋白及Shank2蛋白產生交互作用,可有效改善自閉症狀。這項研究成果於5月18日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期刊 。 -
準媽媽缺乏鐵質 易導致孩子自閉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051根據研究顯示,非自閉症孩子的媽媽在懷孕期間補充的鐵劑,跟自閉症孩子的媽媽在懷孕時服用鐵補充劑的量比起來,是比較多的。研究人員同時發現,媽媽的年齡若在35歲以上,加上攝取的鐵質又較少的話,生出自閉症孩子的機率會比正常情況多出5倍。不過,除了補鐵太少之外,如果準媽媽比較肥胖,有高血壓或糖尿病等代謝性慢性病,生出自閉兒的風險也比較高。
-
愈晚當爸爸 孩子自閉機率愈高
兩性關係 / 男人幫3460研究的作者,同時也是美國印第安納大學(Indiana University)心理和腦科學的副教授布賴恩˙多諾弗里奧(Brian D’Onofrio)表示,這項研究一共蒐集了260萬位在瑞典出生的孩子的資料,透過跨國小組的分析,在出生那年,父親年紀越大的孩子,他們患有自閉症、躁鬱症以及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比例也越高。 -
家有過動兒 手足恐有潛在過動傾向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4台大醫院日前舉辦「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及自閉症研究成果記者會」,由高淑芬醫師所領導的台大醫院兒童精神研究團隊已建立國際少有的ADHD家族完整長期追蹤資料庫,在長期追蹤、神經心理、基因、藥物、腦影像學上均有重大的發現。 -
孩子太白目?! 當心亞斯伯格症作怪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470這陣子爭議不斷的臺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任柯文哲就曾說過,他之所以受媒體喜愛,就是因為講話白目、不看人臉色,有新聞爆點,但他之所以會這樣實在要歸咎於亞斯伯格症。與其他的泛自閉症障礙比較起來,亞斯伯格症患者仍相對保有語言和認知發展,只是偶爾會出現肢體笨拙,以及語言表達方式異常等狀況,但是,這些通常不作為醫師診斷的依據。 -
健保限精神科藥費 影響患者用藥權益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1977民間監督健保聯盟、台灣人權促進會、殘障聯盟等7大團體上午聯合召開記者會,抨擊健保署以行政手段限制患者用藥,醫療費用不但不會減少,人權更嚴重倒退。目前已有12萬5千人就醫受影響,未來若進一步在全台實施,更將廣及百萬就醫人口。 -
腸道健康差 當心免疫疾病上身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015聯欣診所院長林美秀醫師表示,這名患者進行過敏原檢測後,發現他對牛肉、麥類等食材都會產生過敏反應,靠免疫抑制劑治療僅能暫時控制症狀,於是針對過敏原擬定了適合的「飲食輪替法」,從飲食中避開多項過敏原,並搭配魚油、個人化營養處方,幫助修復腸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