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自傷
-
年度十大「心」聞事件 女作家輕生最震撼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3392017年的「十大心聞」出爐,不管是民眾或是諮商心理師,均將「女作家林奕含抑鬱輕生」列為影響國人心理健康的十大新聞之首。在前10名中,女作家抑鬱輕生、台大情殺後自殺、北一女學生的跳樓身亡,均與死亡有關,專家指出,大部分自殺個案均有跡可循,建議民眾培養敏感度,適時介入,避免憾事發生。 -
孤獨死年輕化 親友莫忽視自殺警訊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4605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陳家駒表示,受到憂鬱、孤寂、人與人之間的冷漠長期折磨之下,往往是壓垮生命的最後一根稻草。不過憂鬱的發生多半不是單一因素所引起,大致可分為:外因累積,如壓力事件、重大疾病或創傷等,或有藥物、酒精成癮行為;內在因素,如家族病史、腦部或內分泌疾病等;自我認知性因素,如有負面人格特質、親友關係疏離者。
-
青少年自殺3大焦慮 考試壓力、青春痘和氣喘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972該研究分析145件10至19歲的自殺個案,並針對其中130件個案調查自殺因素,發現超過一半孩子曾有自傷行為,27%在過世前一周曾表達自殺意念;有16個孩子(12%)曾上網蒐集自殺相關訊息。此外,有36%自殺個案曾尋求醫療狀況協助,最常求助的原因為青春痘、氣喘。 -
三總研究:腦部血清素不足 易出現躁鬱傾向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4919三總最新研究指出,血清素不僅能調節情緒,也與衝動控制有關,有衝動控制的行為疾病患者,從小容易違規、出現破壞行為,甚至有反社會行為,讓家長及學校傷透腦筋。 -
8旬老翁持剪刀自殺 竟為失智造成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140北榮一項研究發現,連續觀察60位老年失智住院患者一年,發現有7人因自殺行為而住院治療,這些患者皆有輕度到中度失智症。研究人員分析北部一家安養中心自殺高危個案,發現5位為失智症患者,其中3位診斷為失智症後的半年內即出現自殺意念,2位是先出現自殺意念,不久即診斷患有失智症。 -
九旬嬤腳趾龜裂 拖延就醫險截肢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242雙和醫院整形外科醫師王柏方表示,張阿嬤初到診時,大腳指一帶的傷口已有8公分長,近3公分寬的面積,另外還有3隻腳指裂傷,經仔細檢查後發現,腳傷之所以難以癒合,主要是因為血管堵塞的原故。
-
大學生感情悲苦排行 劈腿居榜首
兩性關係 / 女人幫3424該項「大學生愛情調查」研究的主要負責人為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所副教授呂淑妤,採立意抽樣,於3月3日至9日針對北部、中部、南部共10所大專院校學生進行自填問卷調查,回收問卷2361份,回應率約八成。
-
大選底定 政治狂熱者情緒易激動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87萬芳醫學中心精神科主治醫師潘建志指出,對於原本情緒不穩、容易激動的人來說,選舉就像是引爆點,很容易在選前失眠、焦慮,與其他人發生爭執。就有不少民眾與家人、朋友,因為支持不同候選人而起爭執。有人在家裡與家人吵架,互丟電視遙控器,甚至夫妻失和,不肯睡在一起。有人則與同事、鄰居吵架,互看不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