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臨床心理科
-
紓壓的生理回饋療法 解讀身心密碼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406忙碌生活的你,是否察覺到我們的壓力情況?透過「生理回饋療法」,可以具體呈現我們身體的狀況,量化我們的生理指標。譬如心跳、呼吸速度與深淺、身體末梢血流量、肌肉張力、膚電值與腦波等。在了解自己的生理狀態後,透過放鬆訓練,如腹式呼吸、自我暗示、肌肉放鬆等的學習,就能讓生理活動訊號改變,達到整體身體的安和狀態。 -
父母耐心陪伴 減輕幼兒分離焦慮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1910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臨床心理科臨床心理師蔡盈盈指出,嬰兒在6至8個月就可能開始出現與父母分離的焦慮害怕,通常在2-3歲逐漸減輕,有時可能持續到5歲。由於看不見平常陪伴在側的父母親,部分孩童會以為爸媽永遠消失而感到害怕。根據國外研究資料統計,學齡兒童的分離焦慮症,每100位中約有3到5位兒童罹患分離焦慮症,並常伴隨著拒學或懼學的情況。 -
五都選戰激烈 精神科門診病患增加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