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膽紅素
-
保健食品別亂吃 進補不成反致藥物性肝炎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3039許多民眾都有服用保健食品習慣,但醫師警告,如服用來路不明的草藥、中藥,或是號稱具有療效的食補、健康食品,可能會引發藥物性肝炎,症狀會出現噁心、腹脹等,提醒民眾用藥前務必遵照醫囑,謹慎服用。 -
新生兒黃疸勿輕忽 嚴重恐引發腦性麻痺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919「黃疸」是每個新生兒都會經歷的過程,但卻是最常讓新生兒住院治療的原因之一,到底寶寶皮膚黃黃的要不要緊?吳媽媽在懷孕38週5天時,在台北慈濟醫院剖腹生下3590公克的小平。雖然是足月寶寶,兒科部醫師蘇一宇考量吳媽媽在產前做羊膜穿刺時曾經破水,擔心小平有感染風險,因此將他收入新生兒中重度病房住院觀察。 -
小心肝發炎! 尿液出現紅茶色是警訊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0556如廁後別急著沖水,尿液顏色學問大!一名30多歲陳先生,出國旅遊後1個月,出現發燒、上吐下瀉症狀,退燒後小便顏色像紅茶一樣深,趕緊到泌尿科門診就醫。檢查發現尿中膽紅素過高,便轉至腸胃肝膽科,血液顯示肝炎指數GPT高達1200(正常小於40),膽紅素更高達6.5(正常小於1.0),因腹部超音波檢查膽道系統並無阻塞,最終確診為急性肝炎。 -
產程過多醫療干預 研究:影響寶寶健康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671生產時,不可抗力的因素非常多,如果母體有危險,為了讓胎兒趕緊出來,就必須進行醫療上的干預,例如剖腹產、使用產鉗、真空吸引等方式,盡快把寶寶取出來。然而,一項新的研究指出,孕婦生產過程中過度醫療干預,會影響寶寶的健康狀況。 -
新生兒黃疸應仔細評估 慎防膽道閉鎖風險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473成大醫院小兒部陳東華醫師表示,極度早產兒的黃疸處理需特別小心,照光監測的效果如未達預期,可能屬於「病理性黃疸」,得在確認病情後進行黃疸換血治療,以避免是膽道閉鎖導致的風險。
-
客製化預防醫學成顯學 滴血檢測透視健康狀況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1天冷須留意心血管疾病、中風發生,接觸過多空汙和環境荷爾蒙也可能罹癌。明錦醫療集團林煥博醫師表示,從自然營養醫學來探討健康,飲食、運動和生活習慣三者可說是息息相關,如果因為掉頭髮、性功能異常,就大啖牡蠣想補充鋅,卻同時可能吃進大量重金屬;口服胜肽營養品無法達到足夠的量,改採針劑補充缺乏元素,可視個人體質、腸道吸收力而定;當然,飲食必須適量、精確,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
寶寶人生是否黑白? 就看大便了!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702倘若寶寶出生滿月後,臉部或身體還有肉眼可見的黃疸現象,或寶寶大便顏色出現異常現象(也就是大便卡編號1至6號顏色),就需要抽血來檢查是否有膽道閉鎖或新生兒肝炎。驗血的目的不只單純看黃疸數值,而是要再看直接型膽紅素的數值(註:膽紅素分為直接型與間接型),如果數值異常,表示寶寶可能有膽汁滯留肝臟的現象,就需進一步檢查是否為膽道閉鎖。 -
反覆高燒合併黃疸 別將「親吻病」誤以為感冒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650一名7歲女童發燒3天、左胸口疼痛且有多種感冒常見症狀,送醫檢查發現扁桃腺上有白色滲出物、頸部淋巴結腫大。2天後回診仍未見改善,眼白還出現黃疸現象、白血球破2萬,出現非典型淋巴球,肝功能指數幾乎是正常值的8倍,膽紅素接近正常值的3倍,因此確診為EB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