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膽汁
-
寶寶嘔吐莫驚慌 先釐清病因對症照護有方法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667臨床上6個月以上的寶寶,嘔吐原因與後天疾病較相關,因為若是腸胃結構異常,早在新生兒時期就會有嘔吐的狀況產生。 -
飲食清淡血脂異常飆高? 恐為甲狀腺低下症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369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何一成表示,甲狀腺為位於頸部前下方的內分泌腺體,其分泌之激素會影響全身新陳代謝,「甲狀腺低下症」即指甲狀腺無法製造足量的甲狀腺激素供給身體所需,造成全身性的代謝速度變慢,可經由病史、抽血檢驗及症狀來診斷。 -
護心抗癌防失智,最強香辛料「薑黃」隆重登場!
健康養生 / 好讀精選5289「薑黃」又稱黃薑,可別以為它就是薑絲炒大腸用的薑,雖然二者同屬薑科植物,然而風味及營養價值大大不同! 根據統計顯示,印度人罹患阿茲海默症比率偏低, 因此各國學者近年來把印度人日常飲食所含的薑黃素當作研究重點, 因為薑黃所磨成的深黃色粉末正是咖哩的主要香料, 以下為您介紹薑黃的十大功效。 -
寶寶人生是否黑白? 就看大便了!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702倘若寶寶出生滿月後,臉部或身體還有肉眼可見的黃疸現象,或寶寶大便顏色出現異常現象(也就是大便卡編號1至6號顏色),就需要抽血來檢查是否有膽道閉鎖或新生兒肝炎。驗血的目的不只單純看黃疸數值,而是要再看直接型膽紅素的數值(註:膽紅素分為直接型與間接型),如果數值異常,表示寶寶可能有膽汁滯留肝臟的現象,就需進一步檢查是否為膽道閉鎖。 -
天冷諾羅病毒肆虐 勤洗手防病毒性腸胃炎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309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吳宗儒表示,今年冬天病毒性腸胃炎已經流行好幾波,嘔吐是最常見的症狀,其次為腹瀉、腹痛、發燒、全身虛弱及脫水。 -
直徑4公分膽結石 滾出膽囊竟卡在十二指腸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533新竹馬偕一般外科葉孟青表示,婦人屬於膽囊結石的罕見併發「布佛雷氏症候群 (Bouveret's Syndrome)」,透過手術取出十二指腸內的結石,術後復原良好,能夠正常進食,一周後康復返家。 -
膽結石、息肉無症狀? 醫師:持續追蹤防惡化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278飲食西化及低纖維飲食習慣,加上日常活動量減少,使得原為膽結石低發生率的族群,也有增加的趨勢。王志堂指出,膽結石的形成是因膽汁內膽固醇含量過度飽和、膽囊收縮不良所導致。其發生率約10到25%,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多,每年增加1%,80歲發生率約為60%,而膽結石的成分以膽固醇結石為主。 -
吃錯早餐腦袋變遲鈍? 營養師:係金ㄟ!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219不吃早餐雖然不會變笨,但吃錯食物可是會讓人變遲鈍喔!許多外食族會選擇高油脂或精緻澱粉類加上含糖飲料的組合當作一天的開頭,但這些食物都容易讓人昏昏欲睡,造成精神不集中,間接導致工作效率不佳。林容安營養師建議,早餐要均衡攝取五穀雜糧類及蛋白質,這樣會較有精神,到中午前也才能有充沛的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