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膝關節置換手術
-
越來越多老年人選擇膝關節置換手術 但這些情況恐不宜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895根據1項研究提到,80歲以上患有膝關節疼痛的人群中越來越多,因此做過膝關節置換手術的人也越來越普遍,但手術對他們來說,並不會像以往認知的危險該研究針對接受膝關節置換手術的老年人,人數有的超過170萬人,而研究對象最年長的膝關節置換患者是高齡96歲的老人。 -
膝關節長骨刺上廁所都難 自體軟骨細胞層片移植可改善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70膝關節軟骨損傷屬於退化性疾病,據統計,國人膝關節退化盛行率約15%,全台約350萬人飽受關節疼痛之苦。年紀越大、退化比率越高,58歲以上長者,每5人中就有1人關節退化。 -
難行走到健步如飛 人工關節置換術後通「電」大幅減痛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208為了找到更有效且更無副作用的方法,搜尋了資料文獻,發現定頻微電流(Frequency specific Microcurrent,FSM)治療,對於術後傷口的腫脹及止痛有很大的治療效果,而且能夠很快緩解發炎因子的生成,因此將此治療方式用於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的病人,發現有很大的功效。 -
膝關節置換手術中進行針灸 可刺激內啡肽釋放減緩疼痛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420公布於美國麻醉醫師協會年會的最新研究發現,在手術過程中進行針灸,可能有助於減緩疼痛,也不會增加成癮的風險。 -
8旬嬤走15分鐘就軟腳 微創人工關節術後找回「膝」望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81587歲吳阿嬤兩腳膝蓋痛了一甲子,在3年前症狀變嚴重,走路約15分鐘就軟腳、無法上下樓梯、長期睡不好,女兒有想讓媽媽做關節置換手術,其他醫院因年齡考量建議保守治療,女兒透過網路查詢比較,來長安醫院找骨科主任楊志鴻醫師看診,經診斷認為可以手術治療,而且術後當天就可以靠輔助器下床走路。 -
發生退化性關節炎 一定要動手術嗎?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578隨著時間推進人體的老化,膝關節軟骨也逐漸退化磨損,許多中老年人必須置換人工膝關節。台灣每10個70歲以上的長者,就有7個飽受退化性膝關節炎所苦,雖然並不會馬上致命,但疼痛卻嚴重影響日常生活。 -
B型血友病醫療新發展 有望達到「零出血」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652血友病為一種遺傳性基因缺陷,大部分患者為男性,該病會影響血液凝血功能,讓出血時間延長,難以止住。治療方式分需求性及預防性兩種,需求性為出血時再注射凝血因子,但由於出血部位約有七成好發於關節處,長期出血易使關節磨損變形,甚至不良於行。而常規治療則是針對重度血友病患,每周固定注射凝血因子,可降低自發性出血風險。 -
血友病患出血頻繁 傷及關節險殘疾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2240據統計,台灣目前有1336名血友病患,林口長庚醫院血友病暨凝血醫學中心主治醫師張鴻表示,由於患者血液不易凝固,出血時需注射治療型凝血因子,平時也應定期注射凝血因子,進行預防性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