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膝蓋疼痛
-
看到這種耳朵惹不起 長期訓練造成的柔道耳是永久傷害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800「MedPartner美的好朋友」25日臉書貼文,解釋這是因為殘酷地反覆練習,造成的柔道耳,有人稱為菜花耳(Cauliflower ear)、餃子耳。文中指出,柔道耳成因是因為耳朵跟地墊、自己或對手的衣服用力摩擦、擠壓、撞擊,讓耳朵的軟組織一直反覆出血、血腫難以消去,最後纖維化導致耳朵變形。 -
守護長輩膝蓋保持行動力 膝關節微創重返「膝」利人生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464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骨科主治醫師羅逸帆指出,膝蓋往往支持著我們的體重之外,很多額外的負重及運動,往往無形中給予膝蓋更多的負擔。除了骨折疼痛,來門診的病患大約有三分之一的疼痛來自膝蓋,尤其是現在運動及健身蔚為流行,但錯誤的姿勢及使用反而更加速其磨損,進而引起發炎及疼痛。目前根據最新退化性膝關節指引,合理的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使用,配合復健及生活調整,約80%可以使用藥物及復健獲得緩解,不一定需要積極的檢查及手術治療。若藥物控制及復健效果不彰,或者症狀困擾生活,則建議手術介入改善生活品質。 -
膝蓋疼痛一定要開刀? 中醫針灸也能改善退化性關節炎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226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科醫師陳冠宇指出,在膝蓋的使用過程中,隨著老化等因素會造成關節內部的軟骨會有所磨損,此時緩衝、潤滑的功能便會變差,而有著上述相關的症狀,這就是退化性膝關節炎。 -
告別膝蓋退化疼痛! 新型人工膝關節幫助恢復行走自如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201膝關節為最常見的關節退化部位之一。許多膝蓋關節退化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面臨膝蓋疼痛的苦楚,無論是平日走路、蹲下撿東西、自椅子站起等簡單動作,患者都會經歷「切骨之痛」。所幸目前有新型的人工膝關節可作為置換選擇,除了材料優化,符合原始人體工學的特殊旋轉設計,讓骨頭跟骨頭更密合,行走自如好輕鬆。 -
因應人口老化 食藥署擬將關節保健納入健康食品項目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57有鑑於人口老化,台灣107年邁入高齡社會,而關節退化正好是銀髮族常見不適的症狀之一,影響不僅是日常行動能力,甚至生活品質也跟著下降。食藥署預定《健康食品之關節保健功效評估方法》草案,擬將關節保健納入保健功效項目。 -
高年級長輩動起來! 林冠廷專為銀髮族設計的體育課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5653《高年級體育課》作者林冠廷說,書中有1名老先生,94歲時打太極不小心摔倒,拳友擔心發生意外,勸他不要再打拳,此後便坐著輪椅活動,看護也不敢讓老先生自己走路,沒想到老先生反而更難自己行動。幸好老先生女婿是名醫生,知道必須協助岳父訓練肌肉量,在一段時間訓練後,2年訓練就幾乎脫離輪椅,可以用健走杖跟家人到處旅遊。 -
你是假日運動員嗎? 這些運動傷害可能已悄悄上身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4602張瓊玟表示,陳小姐平時沒有運動,一到假日卻超量游泳運動,加上暖身不足或運動姿勢等問題,導致膝關節發炎積水,而類似情況也常見於跑步運動,或是假日登山。平常缺乏運動,肌力不足,一旦過度運動,運動量過大,就可能導致肌肉或肌腱受傷,這就是俗稱的「假日運動員」,為運動傷害的高危險群。 -
膝蓋痛一定是退化性關節炎? 這6種情況也可能造成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741振興醫院骨科主治醫師溫哲昇表示,膝蓋痛不一定就是關節炎。尤其病患來到門診,第一個檢查動作就是照X光,很多人的X光檢查結果,的確會顯示有膝關節退化的跡象,但有些人只有輕微的退化,有些人根本就沒有退化,尤其是40、50歲左右,甚至更年輕的族群。膝痛的原因,並不完全是退化性關節炎引起,還有許多其他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