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腺瘤型息肉
-
男子爆瘦8公斤!罹大腸癌第3期 體內藏多顆腺瘤型息肉
癌症新知 / 腸癌5672聯安預防醫學機構總院長鄭乃源表示,大腸息肉可分為增生型、發炎型及腺瘤型,而其中腺瘤型息肉易有癌變機會,目前研究超過8成大腸癌與腺瘤型息肉相關。聯安預防醫學機構統計103年至112年大腸內視鏡受檢者共8萬9022筆資料發現,平均每10人就有7人有息肉,息肉檢出率更由103年的59.07%來到112年75.78%,激增近3成,且有息肉者又有近2成(18.17%)為腺瘤型息肉。 -
10大健檢異常率排名出爐! 醫提醒:出現紅字切勿輕忽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0331年之計在於春,不少人喜歡在年初規劃新年計劃,為自己安排1套完整的健康檢查也常是必然的選項。然而,面對琳瑯滿目的健檢項目,到底該如何選擇最適合的?鑑古知今,聯安診所家庭醫學科暨職業醫學科主任王森德醫師分析2023年聯安健檢大資料庫「10大健康異常檢項」,做為民眾在2024年安排健康檢查時的參考依據。此外,王森德也提醒,看到健康檢查紅字不要慌張,但也不要輕忽,定期健康檢查及保持良好生活習慣才是改善健康的長遠之策。 -
華碩跨足智慧醫療 靠AI檢出腺瘤型息肉及早發現大腸癌
醫藥衛生 / 智慧醫療2110國健署109年癌症登記報告,大腸癌在連續15年居10大癌症排行首位;近年由於新冠疫情影響,民眾就醫意願下降,使得大腸癌有嚴重化趨勢;隨著疫情趨緩,建議民眾回歸常規健康檢查,糞便潛血陽性者,愈早進行大腸鏡檢查,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愈低。 -
從大便7種形狀觀察身體健康! 加上1種情況恐罹大腸癌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294目前政府所提供的腸癌篩檢—糞便潛血,僅供50歲以上者每2年1次。肝膽腸胃科權威、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院長鄭乃源醫師強調,糞便潛血篩檢其實僅是抽入場券的概念,並非診斷,對於腸癌的預防篩檢仍不足;此外,目前政府僅能提供50歲以上者篩檢,對於腸癌年輕化趨勢難以有效遏止,更需積極主動、提早開始定期篩檢。 -
別再逃避!家族有腸癌病史 記得做大腸鏡檢查
癌症新知 / 腸癌4411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任醫師邱展賢表示,根據國健署統計,罹患大腸直腸癌的人數逐年增加,大腸直腸癌的危險因子包含:有家族或遺傳性因素(如家族性大腸息肉症等);有腺瘤型息肉病史;一等親(父母及兄弟姊妹)中患有大腸癌或進階型腺瘤;曾罹患慢性發炎性大腸疾病;常攝取紅肉或脂肪,平時活動量低,肥胖,有吸菸或喝酒習慣者;風險隨年齡增加而上升,好發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 -
國人飲食不均衡 腸鏡瘜肉偵測率近七成
癌症新知 / 腸癌3730羅鴻源醫師指出,目前內視鏡檢查可選擇無痛方式,全程使用二氧化碳氣體,比空氣更快被人體吸收,檢查後腹部不適感大幅降低。最新檢查機器光源亮度足,觀察視野更大,從140度提升至170度,而且每一支均搭配新一代窄頻影像技術,不遺漏任何表淺瘜肉,提高診斷精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