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腸道菌叢
-
別小看喉嚨發炎疼痛 病程持續好幾天趕緊就醫卡實在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017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耳鼻喉科柯皓允醫師指出,喉嚨是呼吸道、消化道對外的通道,在呼吸、進食的過程中,容易接觸到病毒、細菌等各種病原體,若遭到感染便會出現喉嚨發炎、腫脹、疼痛。其中,感冒是喉嚨痛最常見的原因,以病毒感染為主。過於勞累、營養不良、免疫力低下等狀況,都會增加感染的機會。 -
餵母乳較配方奶降低孩子肥胖風險? 專家解密關鍵原因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4248陳昭惠解釋,母乳是針對人類嬰兒所設計的天然食品。例如蛋白質含量,嬰兒配方奶的蛋白質含量較高,可能讓孩子體重上升太快,因此現在對於嬰兒配方奶的蛋白質濃度不僅有最低值的要求,也有不宜超過的最高值建議。母乳中有一些食慾控制相關的生物活性成分,如LEPTIN(瘦素)等,有助於嬰兒的食慾調節,避免過度進食。 -
吃飽就想跑廁所? 你可能得了這種病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678國泰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沈明宏表示,當腦部接收到緊張或壓力等訊息時,神經就會分泌一種傳導物質,刺激到腸壁內的自律神經,一旦自律神經功能長期失調,就可能造成大腸蠕動不正常,形成「大腸激躁症」;其屬於一種功能性疾病,目前醫學上對其病因比較有共識的說法是「腦腸軸向功能。 -
19歲以上8成水果攝取不足 影響腸道運作恐危害免疫力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753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副組長陳醒荷表示,國人水果攝取相當不足,粗略分析原因,男性覺得沒有人幫忙準備,女性則覺得準備麻煩,大部分民眾覺得,如果負責採買的家人沒準備,就不會特別買來吃。如果是年長者由於牙口不好,可以吃的水果種類也就比較少,吃水果的慾望也就降低。 -
腸胃不適吃益生菌緩解? 錯當萬靈丹使用恐加重病情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325周休假日為了紓解工作壓力,每晚都吃大餐配手搖飲料,導致整天胃脹、胃痛又便秘,為了改善症狀,就自行增加益生菌的用量,結果脹氣更加嚴重而就醫,才發現患有胃食道逆流。 -
具核酸桿菌恐增腸癌發生率 研究:刷牙可預防大腸癌
癌症新知 / 腸癌5121口腔細菌不太容易進入人體,季懋欣醫生解釋,因為胃酸能消滅大部分細菌,藉此能夠推斷,口腔富含的具核酸桿菌如果要抵達腸道,可能藉由口腔的傷口進入人體,若病人的免疫力異常,將受到具核酸桿菌影響,讓致癌機率增加。 -
腸道壞菌越少越好? 專家告訴你益生菌該這樣攝取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3337聯青整合醫學診所醫師王峰表示,健康的腸道並不是壞菌越少越好,而是腸道內好壞菌要達到動態平衡,一旦菌叢生態失衡,壞菌多過好菌,就會導致便秘、腹瀉及各種疾病的發生,間接降低免疫力,進而影響健康。 -
長庚成立微菌治療中心 利用糞便發展微菌叢植入術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159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召開「微菌叢植入術」成果發表記者會,宣布完成5例治療案例,患者年紀最小3歲,最長者88歲,均感染反覆性「困難梭菌」。此外,長庚也宣布成立「長庚微菌治療中心」、「微菌銀行」,積極投入臨床與轉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