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腸胃菌
-
連續拉肚子狂跑廁所 慢性腹瀉可能是這6個原因惹的禍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4639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拉肚子的經驗,而拉肚子的「腹瀉」現象,又可以分為「急性腹瀉」與「慢性腹瀉」,區分的方式取決於腹瀉的持續時間,通常只要腹瀉出現長達連續幾周,那就是所謂的「慢性腹瀉」,而慢性腹瀉可能只是食物上的過敏或藥品的副作用,但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警訊。《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1年內「慢性腹瀉原因」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6大慢性腹瀉原因排行。 -
把握3大抗敏黃金期 季節交替過敏不再來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759又到了季節交替的時期,稍不注意,孩子又容易引發過敏。門診有關過敏的問題五花八門,常聽到媽媽焦急地向阿包醫生求助,如「孩子怎麼會突然就過敏了?」、「過敏可以治好嗎?有無簡單的改善方法?」、「好擔心小孩像我一樣從小就過敏,有沒有辦法預防?」其實對抗過敏真的不簡單,而且要花費多年的時間。而0到5歲的孩子剛 -
睡眠不足6小時 腸躁症風險增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6723成大醫院小兒腸胃科楊燿榮主任指出,國外研究證實,長期睡眠作息不正常,影響腸胃菌相,甚至引發腸胃疾病,呼籲國人應透過睡眠調整、補充好菌與規律飲食等方式,才能維持腸胃健康。
-
便祕女狂拉血便 錯把潰瘍性結腸炎當痔瘡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851書田診所大腸直腸肛門科醫師沈希哲表示,潰瘍性結腸炎屬非特異性發炎性腸炎,好發於20到40歲的青壯年,男女比例為1:1.2,在大腸直腸科佔潰瘍性大腸炎的20%到55%。其中有1%患者在5年內症狀會逐漸向上延伸,演變為潰瘍性大腸炎。相關研究指出,環境、免疫機能、腸胃菌落及遺傳等因素交互作用可能導致潰瘍性結腸炎,但致病轉機不明,治癒後仍可能復發。 -
國人腸道健康差 壞菌高日本人30倍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117乳酸菌協會榮譽理事蔡英傑教授說明,這項研究針對亞洲5國10城市民眾進行糞便DAN篩檢,結果發現,台灣民眾的腸胃菌相特性集其他城市之大成。其中一株單一壞菌腸桿菌竟為日本人的30倍,產氣莢膜梭狀芽孢桿菌也多達日人的15倍,但代表好菌的雙歧桿菌卻僅有日人的1/3至1/5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