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腸胃不適
-
吃銀杏補腦真有用? 健忘可能是失智前兆早發現早預防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778台南奇盛診所主治醫師陳之盛表示,一般年過40記憶力便開始衰退,可能會自覺健忘,需要設定手機行事曆提醒待辦事項,容易發生「健忘」的情形,但並不致於影響日常生活能力。 -
返回工作崗位不適應? 心理師傳授4招心情不「鬱卒」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918國外研究指出,2020年12月美國疫情嚴重時,約有42%的人出現憂鬱或焦慮症狀,相較疫情前的11%,增加近3倍;而英國出現相關症狀的人,也在疫情爆發後,增加將近1倍。疫情帶給人們的心理壓力可想而知,而今疫情趨緩,台灣逐步放寬防疫準則,上班族取消居家辦公、學生返回校園、餐廳開放內用,但是久居家中後,人潮、應酬邀約與正常上下班的生活都可能造成部分易焦慮民眾的心理壓力。 -
服用清冠1號能夠預防新冠肺炎? 中醫師糾正錯誤觀念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6166不少國內外醫師都曾提到,現階段的藥物治療COVID-19並非民眾想像中容易,以抗生素來說,常見副作用包括有心悸、腹瀉、腹痛等;而瑞德西韋的副作用可能有高血糖、肝指數上升、急性腎衰竭、發燒等。中醫師鄭愛蓮指出,目前臨床上也有多位COVID-19的輕症或無症狀患者,透過服用中藥後得到良好改善。 -
疫情升溫社交活動減少 專家提醒宅在家飲酒更容易過量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106方冠傑醫師提醒,在疫情的非常時期,除了防疫不能鬆懈之外,還可以透過均衡的飲食與正常的作息,來維持身體健康,更可以學習完整的酒精知識,建立正確的觀念,為自己的身體健康把關,不適量的飲酒行為會對腸胃、肝臟、胰臟等器官造成傷害。 -
腰圍變粗多了泳圈脹氣無食慾 檢查發現竟是卵巢癌上身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3429近期她經長輩介紹到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安排非侵入式高階影像健康檢查,超音波發現骨盆腔某處有異常訊號,骨盆腔磁振造影(MRI)影像可清楚看到左側卵巢有1顆大小約7.6公分的腫瘤,後續經臨床專科醫師確診罹患卵巢癌。 -
腸躁症藥物治療未見改善? 專家:不妨試試低腹敏飲食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166腹痛、腹脹、腹瀉、便秘,這些都是常見的腸胃疾病,但如果持續疼痛,每天拉好幾次,或是好幾天無法排便,可能是腸躁症的表現,研究發現,如果未能妥善治療,採用低腹敏飲食,恐提高睡眠障礙機率,或需要經常請假,影響工作表現。 -
癌症治療副作用最難熬 中醫輔助提升生活品質及存活率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2621癌症近10多年來一直高居我國10大死因之首,甚至高出第2位的心臟疾病近1倍之多,一般治療為手術、化療、放射治療、標靶甚至免疫治療,但是病人接受上述治療時,常常因為副作用引起身心極大不適,甚至放棄治療;例如病人進行化療常出現的腸胃不適、眩暈、落髮;放射治療中常出現的口乾、口腔潰瘍、便秘、腹瀉、張口困難,以及標靶治療過程中出現的皮膚炎等,還有末期病人所出現的惡病質,如體重減輕,食慾不振,精神萎靡等不適及癌性疼痛,無不困擾病人以及家屬。 -
改名「鮭魚」免費吃生魚片! 中醫師:這種體質別跟瘋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4448到底鮭魚有哪些好處呢?中醫師陳潮宗表示,鮭魚含豐富Omega-3脂肪酸,這是人體很重要的脂肪酸,又有豐富的DHA,具有護心、護眼、顧腦、抗憂鬱、抗氧化、預防大腦退化等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