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腳底
-
穿高跟鞋踏青整天 女子隔日足底劇痛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749周立偉表示,足底筋膜炎的好發原因為穿著高跟鞋長時間行走、過度運動、過度腳底按摩,以及體重過重造成腳底負擔、鞋底太硬或太薄,都可能引發疼痛,通常疼痛感會擴散轉移,隨著時間增加,疼痛感大多停留在跟骨內側和足底部份。 -
冬天手腳冰冷身體差 足蒸促進微循環蒸健康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404冬季很多人都會手腳冰涼,主要是因為血液循環微弱,因此距心臟較遠的末梢神經就會感覺冰冷。再生診所黃鼎殷醫師表示,人體血液有一半以上集中於下肢靜脈,良好的靜脈回流需仰賴運動,但現代人缺乏運動且經常久坐不動,容易造成靜脈曲張並影響心肺功能;加上血管收縮與血液回流能力在天冷時就會減弱,造成神經末梢循環不良,進而導致手腳總是冰冷、氣血兩虛。 -
坐骨神經痛不敢出遠門 中醫內外調理大幅改善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145轉介至中醫做詳盡檢查後,發現老先生的薦椎、腰椎滑脫,椎間盤第三、四、五節突出而壓迫神經,導致下半身氣血循環不通、才會出現痠、痛、脹、麻、硬等症狀。醫師建議他採用外敷中藥膏加以針灸、推拿法,再配合內服中藥活絡血氣,在細心調養3個多月後,目前老先生的症狀已經改善九成。
-
邱彥碩醫師開講常見骨科疾病 民眾反應熱烈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5869雙和醫院骨科關節重建科主任邱彥碩醫師,為台灣最早從事微創人工關節的骨科醫師之一,已累積數千例成功的微創膝關節、髖關節、以及脊椎手術的經驗。日前受台北市紅十字會之邀,演講「常見的骨科疾病——微創手術介紹」,向民眾說明骨骼保健之道,介紹常見的骨科疾病,並說明治療方式。當日參與講座的民眾擠滿活動會場,反應相當熱烈,以下是本場講座內容精采節錄。 -
女師得痔難啟齒 中醫穴道治療免尷尬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504收治黃老師的振元中醫診所羅永欽醫師表示,患者自訴每到夏天上完廁所一定要洗澡,因為用力解便而滿身大汗,有時候還會出血。5年前患者前來就診時有4顆嚴重脫肛內痔,其中兩顆竟有玉荷包荔枝般的大小,採用傳統點藥使其脫落;另外兩顆痔瘡則約藍莓大小,透過穴道刺激療法,患者無須忍受疼痛就能將痔瘡治癒。 -
足膜使用太頻繁 少女腳底紅腫難行走
醫美減重 / 彩妝保養4140皮膚科醫師趙昭明提醒,多數的足膜含酸性成分,過度使用會使足部角質層變薄,傷口發炎過敏,香港腳、糖尿病患就不宜使用。若要使用,最多1個月兩次,每次15到20分鐘即可。 -
別再把病毒疣當雞眼 皮膚科醫師教你分辨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324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皮膚科醫師陳建宇提醒,病毒疣經由人與人、人與物接觸傳染,可能會長在手腳臉部與肚臍窩上,長在生殖器上就成「菜花」。若發現皮膚長異常硬塊,最好及早就醫檢查,以免病情惡化。 -
富貴手久治不癒 中醫調理體質斷病根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565聖元中醫診所院長鄭愛蓮表示,肝氣要疏發、肺主肅降,加之脾、胃、腎五氣運行如能正常,人體溼氣和毒氣才能代謝,若代謝不完全,就會在皮膚上長出小紅疹、小水泡。因此,中醫認為,治療富貴手或溼疹最根本的治療方式還是應從調理體質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