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腎臟科
-
糖尿病患者害怕終日洗腎 合併中醫治療可妥善控制血糖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045嘉義長庚中醫科主治醫師蔡盈盈發表「糖尿病腎病變輔助中醫治療之進展」,她表示,從中醫角度來看,糖尿病典型症狀歸類在中醫「消渴」範疇,治療重點在於調理脾胃消化機能,讓血液裡過多的葡萄糖(熱),得以被人體再吸收利用,達到調降血糖的效果。 -
保健魚油竟塑化劑超標 回收850瓶仍有200瓶恐吃下肚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7015北市衛生局食藥科技正黃敬堯表示,發現培恩深海魚油膠囊塑化劑超標後,追查到輸入約1,020瓶,業者回收約850瓶,約有200瓶應該仍在消費端,所有回收魚油都因不得再度流入市場,應該都已經銷毀。 -
喝香菜水雖可排毒卻有這風險 預防洗腎的說法不可信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711洗腎人數逐年增加,台灣已成為洗腎王國,顏宗海表示,糖尿病、高血壓、慢性腎疾、腎結石,或是吃太多止痛藥,都可能導致腎臟功能惡化,甚至必須終身洗腎。 -
戒菸過渡期改用加熱菸? 醫:無助於改善尼古丁成癮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892家庭醫學部醫師藍亦倉說明,目前市面上流行、常見的新興菸品有「加熱菸」和「電子菸」2種,是近年來癮君子的新選擇。由於新興菸品具有新奇創意、華麗菸具、特殊香氣等噱頭,年輕人容易被吸引買單,又標榜不具有健康危害,甚至有幫助戒除紙菸的說法,不少人選擇改抽這些新興菸品,也有青少年因此掉以輕心就開始使用,反而造成青少年菸害成癮問題日漸嚴重。 -
老年人白天久站水分可能囤積小腿 夜尿頻率恐增加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791血液與身體內的水分都會保持恆定,水分不夠時大腦就會提醒該喝水,如果水分多了就會在腎臟過濾,排放到膀胱累積,而當膀胱漲大到一定程度刺激大腦排尿,就會有想要上廁所的感覺。晚上睡覺時腎臟也是正常運作,如果身體水分量上升,就會產生尿液,但睡覺時沒喝水,尿液到底從哪來需要再研究。 -
腎功能不佳採低鈉飲食很危險? 小心鉀離子過高恐喪命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6632呂理哲持續說明,市面上部分低鈉鹽產品,可能讓民眾有種誤解,覺得低鈉等於低鹽,但事實卻不然,鈉與鉀在化學週期表上性質相近,也可以提供鹹味,因此部分低鈉鹽產品,為了保持口感,增加了鉀的含量,而當身體鉀含量超標,腎臟就必須排出多餘量,否則將會有最嚴重的致命後果。 -
亂吃止痛藥恐留洗腎禍根! 急性腎損傷8年轉慢性腎病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650台大醫院金山分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周鈺翔表示,腎臟血管周邊細胞平時能穩定血管運作,當急性腎損傷出現,腎臟血管周邊細胞受到刺激,會轉化成肌纖維母細胞,作用在於圍堵傷害破損,但在腎臟狀況慢慢恢復,肌纖維母細胞數量應該要下降,血管周邊細胞也要回到正常作用,但仍有20 %血管周邊細胞異常。 -
沒有最熱只有更熱! 吃涼麵消暑別讓大腸桿菌找上門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427新光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蔡明憲表示,食物的大腸桿菌數量可以檢視食品業者衛生環境狀況,如果雙手沒有保持清潔、食物用水未能滅菌完善、食物保存環境不佳,都有可能讓大腸桿菌數量增加。有時吃下大腸桿菌不一定會有立即危害,胃酸與免疫系統都能保護身體,但如果數量太多身體無法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