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腎氣虛
-
60%糖尿病患不舉 中醫補腎氣可成功治癒
兩性關係 / 男人幫3053正和中醫診所的黃慶雲醫師表示,多數民眾以為陽痿不舉是老化所致,但實際上有勃起功能障礙的青壯年不在少數!臨床上,陽痿是指男性因心理、壓力、內分泌失調、神經反射、血液循環不良等因素影響,無法使大腦皮質下產生興奮衝動,以致陰莖海綿體無法充血腫脹勃起,或勃起後卻舉而不堅、堅而不久。 -
腰痠是小產前兆!補足關鍵腎氣助安胎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176聖元中醫鄭愛蓮醫師表示,通常孕期前3個月流產機率較高,因此安胎非常重要,若孕婦出現出血、腹痛、甚至腰痠痛等症狀,則需依據症狀輕重,作不同程度的安胎。一般來說,若孕婦伴隨腰痠症狀,則是屬於緊急情況,鄭愛蓮醫師強調,懷孕是靠腎氣,而腰為腎之外府,因此腎虛多伴隨腰痠症狀,與肚子痛或出血相比,孕婦若有出血加腰痠或腹痛加腰痠痛等症狀,為胎不保的前兆,絕不可輕忽,必須臥床安胎休息,並搭配補腎氣的中藥進行補強,直到腰痠、出血症狀減緩,以免胎氣不固而胎漏、滑胎。 -
皮膚患疾冬令進補 恐復發吃出大問題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093中醫學理認為,立冬氣溫偏低,損及人體內陽氣,,所以身體手腳會怕冷,腎氣虛者甚至發生肚冷、胃寒、季節性過敏、膝關節及坐骨神經疼痛。直到「立春」到來,氣候轉暖,人體肝氣升發,症狀才能逐漸緩解。因此從「立冬」到「立春」,因腎氣收斂潛藏,古人習慣進補陽氣,以改善腎氣不足所引起的諸多症狀,也藉由此增加元氣。 -
泡泡尿年輕化 不理恐面臨洗腎危機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032黃慶雲中醫師警告,若太過輕忽腎臟健康問題,日後難保不走上洗腎的悲慘命運,只要在蛋白尿發生初期,及早接受中醫治療,7到10天左右即可見到小便泡泡減少,情況明顯改善。 -
中醫穴位埋線助代謝 初夏減重大作戰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1978很多媽媽都有中年肥胖問題,不僅腰圍變粗、腹部脂肪超過標準,由於肥胖容易引發慢性疾病、加速身體老化、三高風險提高、心血管疾病機率大增,孩子應多關懷母親身體健康,預防慢性疾病、對抗衰老的第1步就是減重。減重除了可維持良好體態,還能逆轉年齡,讓自己活力充沛、活出自信。 -
預防未老先衰 中醫調理青春永駐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949腎為先天知本,也是水火之臟,如果腎氣衰弱,衰老之象很容易就會顯現出來。腎的問題可分為腎陰虛與腎陽虛,民眾為何種體質,應經由專業中醫師診斷才能判定。京城中醫診所院長劉美雪醫師表示,民眾若為腎陰虛者,由於體內的火比較耗損身體,人容易消瘦,還可能合併肝腎陰虛、心陰虛與肺部問題。 -
中醫調理初經改變體質 避免婦女病纏身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303聖元中醫診所中醫師鄭愛蓮表示,以中醫觀點來看,女童七歲左右開始,進入身體發育階段,大約14歲時,女孩身體出現變化,將轉變成大人,第二性徵出現,生長激素分泌,也開始來了月經,可以結婚生子。 -
腎虛不等於腎虧 國人中醫認知有待加強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1《康健雜誌》6月1日公佈一項針對全台1080名,20歲以上國人進行的「中醫藥迷思大調查」結果發現,高達七成民眾曾看過中醫,其中以女性佔55%,比男性45%多。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看過中醫的人佔46%,年輕越輕,看中醫比率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