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腎功能損害
-
腎性貧血暗藏危機! 醫曝9萬洗腎病友恐忽略腫瘤警訊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6132洗腎病友要注意,貧血可能不是洗腎造成的。一位50歲的病人因長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療(洗腎)合併貧血的症狀,且貧血持續未改善,經腎臟內科醫師轉介至消化內科評估,檢查後才發現,貧血的主因其實是因為大腸癌,緊急手術後病人重回正常生活。醫師指出,貧血是洗腎病人常見的併發症之一,但也可能造成其他疾病判別的盲點,呼籲洗腎病人若長期出現貧血等相關症狀,應盡速就醫。 -
台灣洗腎患者逾9成選血液透析 台大提腹膜透析6大優勢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694台灣洗腎患者近10萬人,但超過9成選擇血液透析,台大醫院內科部腎臟科主任黃政文提出自由度高、可持續工作等腹膜透析6大優勢,希望末期腎臟衰竭患者多考慮腹膜透析,提高生活品質。 -
糖尿病5大壞習慣你中幾個? 及早避開降低腎病變風險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582糖尿病控制不佳,未來恐怕要洗腎!根據統計,在台灣因為末期腎臟病而需要洗腎的患者中,有47%是因為糖尿病所引起。糖尿病與洗腎息息相關,長期高血糖會使腎臟功能受損,腎臟科醫師提醒,糖尿病患者不是只定期回診就好,若忽略生活中的一些壞習慣,可能讓糖尿病腎病變、洗腎提前找上門。 -
A型腎絲球腎炎影響腎功能 台灣免疫研究刊登國際期刊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4872流行病學調查發現,A型免疫球蛋白腎炎在男性的發病率高於女性。雖各年齡層皆有病歷,不過較常好發於壯年族群,再加上這類腎炎的症狀輕微,疾病初期若未稍加留意,當檢查發現腎功能低下時經常已經為時已晚,需即刻進行治療以維持腎功能。 -
吃「藥」傷腎的原因 專家:不當服用才是禍首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157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許多民眾認為吃「藥」傷腎,以致自行停藥或減藥,不過,一旦身體不適時,卻又常常在沒有正規醫療與醫囑下,自行買藥服用或調整用藥,反而造成身體負擔,甚至導致病情延誤。 -
黑心兒童高腳椅 藏塑化劑危機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670為便於照護兒童,多數家庭或餐廳會選購兒童高腳椅產品(可供6個月至3歲幼童使用),也可使用該產品訓練孩童獨立用餐自理能力。標準檢驗局與消基會合作,在106年上半年針對市售「兒童用高腳椅」主動進行查核、檢驗,採樣的22件樣品中,共有4件不符合國家標準規定,商品標示則有11件(共14項)不合規定。 -
尿液逆流治療新醫材納健保 年約230人次受惠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2412人體尿液是由腎臟負責過濾及滲出,再經輸尿管輸送至膀胱,當儲存到一定量後,透過膀胱收縮和尿道放鬆排出體外。但若有先天發育不全,或輸尿管過短等問題,就會造成膀胱輸尿管逆流(vesicoureteral reflux,VUR),嚴重時尿液會逆流至輸尿管的上端或腎盂,恐造成腎功能損害或引發腎衰竭。 -
尿路結石導致腰痛血尿 夏季患者增3成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626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沈秉慶表示,尿路結石是泌尿系統常見的疾病之一,結石可能會發生在腎、輸尿管、膀胱或是尿道。發生的原因很多,可能與季節、種族、性別、年齡、飲食、生活型態、感染、遺傳、體質等有關係。陳先生是採用雙側輸尿管鏡碎石手術,並放置雙J導管治療,改善了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