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脊椎狹窄
-
阿嬤為抱孫拚了!接受手術改善背痛 1個月後活動自如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491多年來飽受背痛、下肢麻痛之苦的阿貴姨因擔心手術風險,遲遲不敢治療,但為了即將誕生的孫子,她終於願意接受「內視鏡脊椎融合手術」,改善老毛病。國泰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劉哲瑋表示,不少民眾都有長期慢性背痛困擾,大部分服用止痛藥,或是接受復健,來緩解疼痛,但隨著年齡老邁,症狀可能越來越嚴重,甚至寸步難行。 -
男下背痛「走1步休息2步」! 檢查發現是脊椎脫滑惹禍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190南部1名50歲王先生1年多來飽受下背痛、左小腿及足部麻痛,跑遍多家醫院仍未好轉,經輾轉至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檢查後揪出麻痛原因,原來是腰椎滑脫及脊椎狹窄合併神經壓迫造成。 -
脊椎跑掉右腿痠麻多年 新式腰椎手術讓身體「微解封」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970辛女士表示,右腿痠麻長達5、6年,無論坐著、躺著、站著都相當不舒服,使她做任何事都提不起勁,多年來嘗試各種保守治療效果不彰,某次進行物理治療時,治療師建議諮詢骨科醫師意見,果然找出真正病因,原來是「龍骨(脊椎)跑掉了啦」,術後痠痛感解除,她笑稱這是自己做過最正確的選擇。 -
婦人脊椎滑脫不良於行 微創腹側腰椎融合治療可改善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717收治該名婦人的光田綜合醫院神經外科醫師程久俊表示,常見的脊椎退化多源於椎間盤,重建椎間盤並恢復支撐高度,才能解決疼痛問題。以往傳統經由後背腰椎手術,需破壞骨關節、撥弄神經,才能取出損壞的椎間盤,再於空腔中置入椎間融合器(俗稱椎籠)以及人工骨替代物,促進腰椎椎體的骨骼生長,但因部分術後疼痛度較高,患者術後需多日方能下床活動,住院日7到10天,返家後也需長期休養,照護較不易,也讓許多患者在手術前望之卻步,遲遲不敢動手術之因素。 -
腰椎經皮隧道減壓手術 不再擔心術後癱瘓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6075腰椎狹窄(俗稱腰椎骨刺)是中老年人常見的脊椎退化性疾病,好發於40至50歲以上。許多患者聽到要手術都嚇得不敢回診,擔心萬一手術失敗會導致終身癱瘓,僅透過復健來減緩疼痛痠麻。為此,長庚醫療財團法人基隆長庚紀念醫院提供了另一種侵襲性較低的「腰椎經皮隧道減壓手術」供患者選擇。 -
老翁長骨刺找民俗療法 脊椎遭搥打無法行走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019廖黃逸醫師說明,「中央脊髓症候群」的特點是它的受傷地方位於脊髓的中央,而脊髓中央主要是控制手的神經,而控制腳的神經則因包在脊髓外圍,所以通常手部的症狀會比腳嚴重,其症狀主要有四肢麻木無力,又以雙上肢最為明顯,還會伴隨雙手刺痛,偶爾會有影響到大小便的情況。
-
老翁半夜腳抽筋好痛苦 醫師:缺乏維生素D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024書田診所腦神經內科醫師黃婷毓說,肌肉抽筋為一群肌肉不自主的收縮而無法放鬆的現象,肉眼可看見肌肉如一個硬塊,抽筋的時間從幾秒鐘至幾分鐘不等。一般來說,長者、孕婦、久站工作者、運動選手都是容易抽筋的族群。黃婷毓補充,門診中不少患者深受晚上睡覺腳抽筋之苦,有的人連續腳抽筋好幾個晚上苦不堪言,也影響睡眠品質。 -
如廁起身腰椎間盤突出 內視鏡術後復原快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