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脂肪幹細胞
-
逆轉退化性關節炎 自體幹細胞治療成焦點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298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骨科主任釋高上指出,膝關節主要是由股骨(大腿骨)、髕骨(膝蓋骨)、脛骨(小腿骨)3者所組成,因活動時會互相擠壓,故有1層軟骨作為緩衝、降低磨擦,這些軟骨若因外傷或老化被破壞,就會引發退化性膝關節炎。 -
採用細胞治療抗癌 全台僅4間醫院通過審核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063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李冠德表示,細胞治療是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及化療等藥物治療以外的第4種癌症治療方法,其中CIK細胞(細胞激素誘導殺手細胞)因具有優秀的癌細胞毒殺能力,可與其他化療藥物、標靶藥物或免疫療法合併使用,而獲得醫界重視。北醫附醫發表「自體CIK免疫細胞治療」成果,臨床顯示,約可治療12種癌別,包括大腸直腸癌、乳癌、肺癌、子宮頸癌、卵巢癌、腎臟癌、肝癌、胰臟癌、鼻咽癌、胃癌、食道癌、膽管癌等。 -
自體幹細胞修復關節損傷 王建民提前做好準備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2963新光醫院主任醫師釋高上表示,退化性關節炎發生機率隨著年紀增加,50歲族群好發率可能為50%,60歲族群就成長至60%,然而運動風氣盛行,如果未能妥善保護膝蓋,會導致膝關節退化非常快。臨床曾經有年紀僅30幾歲的患者就出現膝關節退化症狀,特別是運動選手,關節傷害機率比一般人高,如果能趁早醫學介入,有機會提高醫治效率。 -
打擊退化性關節炎 醫院與生技公司申請自體細胞治療
醫美減重 / 生技線上4170衛福部目前開放6項自體細胞治療項目,包括自體細胞治療、自體脂肪幹細胞、自體纖維母細胞、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以及自體軟骨細胞移植;適應症則涵蓋癌症、腦中風、下肢缺血、困難傷口與大面積燒傷、皮膚缺損、脊椎損傷等,其中以癌症治療最受矚目,納入血癌、前3期實體癌經標準療法無效者。 -
再生醫療製劑管理修法 藥師抗議藥品商品化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2932日前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針對「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草案進行逐條審查,民進黨籍立委邱泰源認為,應以「製品」取代「製劑」,且將法令位階拉高,當時,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署長吳秀梅認為不妥,表示一旦改成製品,再生醫療製品的主管機關就變成經濟部。 -
細胞治療市場再擴大 提供退化性關節炎新選擇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4570新光醫院再生醫學中心主任醫師釋高上表示,60%的60歲以上民眾有退化性關節炎,不少人又因運動傷害提早退化。以往一旦軟骨磨損便無法再生,嚴重者開刀置換人工關節需承擔手術風險;自特管法開放後,運用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退化性關節炎,遂成醫病共同的期待,尤其特別適合早期退化性關節炎,在受傷初期,透過幹細胞修復能力將軟骨重建起來。 -
細胞療法再現生機 衛福部盼早日完成三讀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41對於部分晚期癌友來說,細胞療法、再生醫療製劑成為最後一項救命選擇,衛生福利部從106年積極推動「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草案)」立法,目前已進入立法院階段,希望盡快完成三讀。 -
特管法開放6項細胞治療 再生緣與國際接軌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3909衛生福利部的「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簡稱特管法)於9月6日正式上路後,此法案通過後不僅讓細胞治療成為目前醫療應用的顯學,更有助於長期關注細胞療法等技術合作或研發的生技公司與醫療機構的合作,期能嘉惠有細胞治療需求的國內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