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胸腔鏡手術
-
腫瘤藏胸腔死角 單孔切除食道腫瘤創首例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340台北慈濟醫院胸腔外科醫師謝敏孝指出,食道平滑肌瘤是食道中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大小、表現症狀因人而異,一般鑑別診斷為吞嚥困難或胸骨疼痛,但也有像許先生一樣無任何不適的患者,這類腫瘤發生原因不明,發生率約0.1%到0.4%,好發於20到60歲的青壯年族群,且男性發生率為女性的2至3倍。 -
早期肺癌雷射精準切除 新技術結合機械手臂
癌症新知 / 肺癌4454林口長庚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趙盈凱表示,傳統外科治療切除早期1公分以下腫瘤,過程繁複,術前須先斷層掃描攝影室多次定位,再回到病房,等待開刀房通知。 -
胸腔鏡配合標靶治療 提高肺癌患者存活率
癌症新知 / 肺癌3523過去肺癌的整體治療方式考量,侷限於「不能開刀就只能化療」或「化療患者沒機會開刀」等傳統思維。不過,近年來隨著化療藥物進步,特別是標靶藥物健保給付,再配合微創式的精準切除腫瘤手術,大大改變並延長肺癌患者存活期間與生活品質。 -
胎兒隔離肺併水腫 長庚團隊引流搶救新生命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2834醫療團隊研判胎兒可能罹患隔離肺,所以在小男嬰出生2個禮拜後,施以胸腔鏡手術,切除左邊隔離肺與異常血管。術後男嬰復原情形良好。院方在10月21日舉辦雙滿月慶生會,準備蛋糕,慶祝寶寶平安。
-
視力模糊 竟是顱底骨癌作祟!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97國泰綜合醫院胸腔外科劉榮森主任表示,骨肉瘤好發於年輕10到20歲男性,會有膝蓋、關節痛症狀,有固定痛點且反覆出現。至於發生在顱底的骨癌則相當少見,這是他執醫以來首次看到個案。 -
專題》陶大偉肺癌病逝 面對肺癌應及早治療
癌症新知 / 肺癌3644普遍來說,肺癌治療方式包含手術切除、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等,有可能是單一的療法,亦或為混合的治療方式,這些都需視癌症的類別與期別決定。在患者心肺功能容許下,早期肺癌患者都適合以手術治療,並因手術技術進步,與術前、術後評估和計劃詳盡,使得術後的併發症和死亡率都能降到最低,5年存活率也提升到約35%。
-
多重抗藥性肺結核 胸腔鏡手術成果佳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273台南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外科部胸腔外科主治醫師曾堯麟指出,結核病的主要傳染途徑為飛沫與空氣,民眾一旦遭受感染,會於抵抗力較差時發病,如能及早檢查與發現,多數病患只要遵照醫師指示,持續接受6至9個月正確的藥物治療,幾乎都能痊癒。 -
婦人運動後狂咳血 電腦勾針找出肺腺癌病灶
癌症新知 / 肺癌2841日前一名50多歲婦人運動後突然大量咳血而就醫,電腦斷層發現在胸部有一個僅0.7公分的毛玻璃樣陰影,由於病灶小、又位在肺臟深處,新光醫院腫瘤科及胸腔內外科醫療團隊以勾針術合併胸腔鏡手術,順利在小範圍內取樣並切除病灶,後來證實為早期的肺腺癌,患者術後恢復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