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胸罩
-
4種黑痣建議切除! 利用張力線設計刀口降低留疤機率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543「痣」的學名為「黑色素細胞痣」,顧名思義,痣是黑色素細胞一團一團的聚集,可能長在身體的所有部位,且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安南醫院整形外科主任王冠智說明,大部分的痣都是後天生成的,青春期後才逐一出現,但礙於有些痣生長的位置不太美觀,恐影響生活作息,甚至會造成病變,這也凸顯了手術切除治療的必要性。 -
全家出遊「蟲蟲危機」要注意 除了小黑蚊你還要防這些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096近日天氣仍屬高溫炎熱,同時不少人喜愛到戶外露營。到戶外踏青要注意的一定是最常見的小黑蚊。如果住處附近有鳥類築巢,要小心的一定是禽蟎,這個「人在家中坐」還是會遇上的昆蟲。《NOW健康》整理幾個常見的小害蟲,有些並非出門才會遇上,像是禽蟎通常是在戶外曬衣會遇上,在家睡覺都會被咬的昆蟲,大家多份警覺就能保護自己的皮膚喔。 -
癢到受不了!遭禽蟎叮咬起紅疹 原來是窗外小鳥惹的禍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585每年4月起一直延續至8、9月並以5月為高峰為禽蟎盛行期,而這樣的時間分佈曲線完全符合鳥類繁殖期,求偶、築巢、覓食等活動最為頻繁。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皮膚科主任潘企岳表示,台灣常見的「熱帶禽蟎」,寄生於各種鳥類及雞隻的皮膚表面吸血為食,也可順著窗緣或是冷氣機旁的縫隙,進入室內,吸食人血。禽螨叮咬後,常引起丘疹樣蕁麻疹,常見於腹、腰、肩頸、手臂、腋下及大腿內側。 -
去年230萬名女性確診乳癌! 醫:塑膠餐具、香水少用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360根據WHO最新的統計,女性乳癌已經成為全球最常被診斷出的癌症,首次超越肺癌,光2020年就有230萬名女性被診斷出罹患乳癌;平均每四位女性罹癌患者中,就有一位是乳癌。 -
乳癌患者放射療程恐損心臟健康 醫曝:降低傷害有方法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144謝忱希醫師表示,歐美有許多臨床試驗證實,淋巴轉移的乳癌患者接受乳房合併全淋巴區域照射,雖可有效增加存活率和局部控制率,但同時也增加患者罹患心臟病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研究指出,心臟平均每接受1 Gy(劑量單位)的放射劑量,每年就相對增加7.4%心臟疾病的風險,且發生風險跟劑量呈線性正向相關。 -
癌細胞轉移脊椎痛到走不動 手術清除腫瘤助恢復步行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06160歲的患者下背痛已經持續好幾個月了,起初以為姿勢不良引起肌肉痠痛,沒想到疼痛竟延伸到左下肢,甚至出現無力及麻木感,最後痛到躺著送醫院,檢查發現是攝護腺癌合併骨轉移,癌細胞已轉移至脊椎並嚴重壓迫薦神經叢,所幸透過放射線治療後,症狀大幅改善,且能自行行走。 攝護腺癌最容易發生骨轉移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吳偉榤表示,患者經急診收住院後,經一系列檢查並切片,確診為攝護腺癌,隨即安排 -
穿鋼圈胸罩易得乳癌? 聽聽專業醫師解析「胸罩迷思」
兩性關係 / 女人幫3686整形外科主任蒲啟明表示,這種說法只是坊間謠傳,並無科學根據,不足以採信。穿著無鋼圈內衣,的確會讓女性覺得較舒服,但是從醫學的觀點來看,淋巴液確實需要疏散開來,但若淋巴結被壓迫,最多就是形成腫脹、發炎,淋巴結阻塞從來就沒有被列為誘發乳癌的因素之一,即使是淋巴癌,也不是因為淋巴結被壓迫所形成的。在《癌症流行病學、生物指標與預防》期刊中也有研究證實,乳房受到內衣的壓迫不會引起乳癌。 -
餵奶不塞奶 讓哺乳不再是媽媽產後的噩夢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4289凡是餵母奶的媽媽,莫不擔心發生塞奶的狀況,除了疼痛難耐,還會衍生可小可大的問題,有過塞奶經驗的媽媽無不視之為噩夢一場!為了不讓噩夢發生,母乳媽媽應該知道如何做有助預防塞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