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胰臟癌
-
科技業女主管拉肚子又便秘! 大腸激躁症3類型1次搞懂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39746歲黃小姐是名科技業主管,平時飲食均衡、作息正常,也有運動習慣,她平常就會注意排便狀況,過去6個月幾乎每2至3天才上1次廁所。但3個月前工作繁重之下,黃小姐發現有時單日腹瀉多次,有時突感腹部絞痛不適,卻又解不出來,進行全身健檢後,抽血各項檢測、無痛腸胃鏡的檢查皆正常,經醫師評估罹患腸躁症可能性高,在調整生活作息、進行高纖飲食並補充益生菌及腸胃藥後,症狀才獲得改善。 -
胰臟囊腫會變成胰臟癌嗎? 癌變風險高類型須定期檢查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073民眾在健檢時,若發現有胰臟囊腫,尤其是某些黏液性囊腫,如黏液性囊泡腫瘤和胰管內乳頭狀黏液性腫瘤,其癌變風險較高,平時應定期追蹤監控,一旦病況惡化,才能及時治療,以防胰臟癌風險。 -
貧血背後原因多!了解貧血類型 釐清你真正的問題所在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570頭暈、疲累、爬山運動、體力不繼,都有可能是貧血徵兆。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血液腫瘤科主任簡采汝指出,嚴格說來,貧血只是一種表徵,背後原因多元,醫學上可以區分是大球性貧血或小球性貧血,並因為年紀,表徵不同,背後原因不同,需要應對方式亦不一樣。 -
最新國人10大死因癌症連42年居首 新冠肺炎降至第6位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5412衛福部今(17)日公布2023年國人死因統計,112年死亡人數死亡人數20萬5,575人,較111年減少2,863人,主要因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死亡人數減少,111年新冠肺炎名列死亡排行的第3名,112年則降至第6名。 -
《特管辦法》上路5年!衛福部公布成效 這癌存活約5成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7166《特管辦法》上路5年,其核心精神希望以醫療創新拯救生命開放符合適應症的臨床個案執行細胞治療。然而,但在癌症治療上,難以認定成效,且醫療費用昂貴,均為自費,而引發爭議。日前衛福部長薛瑞元於立院承諾,會公布癌症存活中位數等資訊。 -
NGS檢測19癌別5月起納健保 估每年將有2萬多人受惠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3933衛生福利部公告新增「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自113年5月1日起納入健保給付,中央健康保險署預估,每年約2萬多名癌症病人受惠,挹注經費約3億元,接軌癌症精準醫療趨勢。 -
泡芙阿姨不胖但體脂肪偏高 健檢發現胰臟有腫塊竟罹癌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6717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錢政平指出,初期胰臟癌的症狀大多為沒有明顯表徵,即便有症狀也會因胰臟身處位置在胃部後方,當發生上腹悶痛、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非特異性症狀,容易被當作只是一般腸胃消化不良問題,因此很難靠症狀來早期發現,大多都是健檢意外發現。 -
NGS檢測19類癌別擬5月納健保 要求上傳基因資料惹議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4562為求精準治療、對症下藥,健保署於今年5月起針對19類癌症患者給付「次世代基因定序」(NGS)檢測,但要求上傳基因資料,引發違憲疑慮。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基因資料確實敏感,因此,仍在研擬健保稽核與法律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