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胃部
-
網友熱議暖身食材「生薑」奪冠! 中醫這樣吃不怕上火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021網友對於冬季飲食的討論中,最常見的是平價、方便料理的「薑」。這些食材該怎麼吃才能吃出溫暖,而非吃出火氣呢? -
順時養生效果加倍 養胃健脾的重要經絡和4大黃金時間
健康養生 / 好讀精選2783食物經由胃的消化吸收轉化為生化氣血的食物(水谷精微),接著再透過脾運輸到身體需要的地方,這種相輔相成的作用,讓「養胃」和「健脾」是密不可分的。一天中養胃健脾共有4大黃金時間,分別是卯時、辰時、巳時和未時。 -
胃鏡與腹腔鏡雙鏡除腫瘤 完整保留胃功能且術後恢復快
癌症新知 / 胃癌3516由於家屬曾聽鄰居轉述胃部手術後恐產生嚴重脹氣,影響後續喝水、進食,起初患者也擔心術後會發生同樣併發症,所幸醫療團隊採用胃鏡及3D腹腔鏡同步協作進行微創手術,不但術後當天就順利排氣並下床行走,術後第2天就恢復正常飲水進食,並在術後4天順利出院。 -
冬令進補卻越來越上火? 中醫:這2類體質進補須謹慎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753冬季人體消化機能活躍,胃液分泌增加、食量大增,最適合飲食調理,「但是,切記盲目進補。」梁祐爾說,「壯陽必須有陰精的基礎,需注意平常消化功能,否則越補越虛」。 -
全台染幽門螺旋桿菌人口達1千多萬 是胃腺癌高危險群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517消化性潰瘍是一種常見疾病,約5至10%人口在其一生中都曾碰到,最常見於十二指腸和胃,長庚紀念醫院藉由院內臨床數據發現,十二指腸潰瘍不管有無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盛行率都有逐年下降的趨勢,但胃潰瘍合併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則無此現象,進一步研究發現關鍵在幽門桿菌基因行別。 -
血小板低下當心幽門桿菌造成! 不積極治療胃癌恐上身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843部分經健康檢查發現,有些輕微血小板低下的民眾,平時沒有明顯症狀,但胃卻經常感覺到不舒服,經檢查發現感染幽門桿菌。研究發現胃幽門桿菌可能帶有某些抗原類似血小板結構,讓免疫細胞誤認血小板是外來物,經由抗生素等治療消除幽門桿菌,就能讓血小板恢復正常。 -
武俠導演張鵬翼因胃癌病逝 胃癌8成是胃幽門桿菌患者
癌症新知 / 胃癌3763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梁程超副院長指出胃癌好發於50歲以上年齡族群,男性居多,且年長者罹患萎縮性胃炎機率較高,而萎縮性胃炎被認為與胃癌有關聯。因胃酸分泌量較少,當胃部黏膜發炎受損並且持續反覆進行,長久下來,胃腺體會逐漸消失或者被小腸型的上皮細胞所取代,導致萎縮性胃炎及小腸化生發生,後續也有很大的機率會進而發展成胃腺癌。 -
普渡準備三牲四果 耐放兼具高營養價值水果選它就對了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960一年一度的中元普渡將至,各家忙進忙出的張羅供品,宋明樺營養師分享了2大普渡難題,一是澎派的三牲不知如何消化,不吃怕浪費、幾餐全下肚又擔心消化不良;二是家中小寶貝只吃普渡的零食餅乾,不吃正餐。此時則可透過「吉利果」來解決家長煩惱:大魚大肉後,奇異酵素、膳食纖維幫助消化排便,還可解油膩;用1至2顆奇異果搭配零食,作為課後點心,吃下去的是滿滿維生素C以及優良的碳水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