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肺結節
-
肺結節無痛無感易輕忽 阿嬤懶回診2年後確定罹肺腺癌
癌症新知 / 肺癌7466當民眾的肺結節大於0.8公分且呈實心狀,可以跟醫師討論是否採用手術切除!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劉柏毅表示強調,以目前微創手術的技術,傷口僅約3至4公分,減少患者術後疼痛和肺功能損失,且住院時間只需3至5天,恢復速度快,大幅減輕患者心理與生理負擔。 -
病人安全週!國泰推衛教擴及社區 強化孕產、診斷安全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548今年的病人安全週主題為「孕產安全你我共守」、「安全診斷 健康把關」,國泰綜合醫院病安週系列活動從即日起至10月18日止,不僅在院內舉辦相關衛教活動,更把病安文化擴大推展到社區及鄰近醫療院所,包括與附近里民進行衛教闖關活動,更與鄰近婦產科診所及醫院合作,共同推廣。 -
AI精確判讀LDCT篩檢! 可揪偽陽性、小於4mm肺結節
癌症新知 / 肺癌4588為了提高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肺癌篩精確度,降低人工判讀的誤差率,國民健康署委託專業團隊研究人工智慧(AI)開發影像輔助程式,經醫院實測檢驗結果,靈敏度及準確率高達9成,可判斷出偽陽性、小於4mm肺結節。針對異常個案準確度提高25%,且報告輸出速度增加29%,及對於肺結節特性判讀的一致性提高31%。 -
老菸槍體內肺結節變大 3D定位搭胸腔鏡手術精準切除
癌症新知 / 肺癌7605羅東博愛醫院胸腔外科醫師白楚彬表示,要精準去除肺結節又必須盡量不損害肺功能,難度極高,就像要穿透西瓜挖出西瓜籽一樣。 -
AI減少癌症登記人力! 導入肺癌影像輔助程式加速判讀
醫藥衛生 / 智慧醫療3373有鑑於AI的崛起與應用,國民健康署結合國家衛生研究院開發癌症登記AI輔助程式,已開發完成肺癌癌症登記報告自動產出至少30個欄位,且準確度達85%以上,試辦醫院之癌症登記人員表示,每筆資料約可減少1至2分鐘的重複確認時間,減少癌症登記耗費時間,讓醫護人力可以重新分配與調整,提升整體照護品質。 -
拯救肺癌死亡率!國健署補助2族群篩檢 盼民眾多利用
癌症新知 / 肺癌2398國民健康署自111年7月1日起開辦第5癌篩檢,截至111年12月26日止,全國已有22,451位民眾接受檢查,並找出160名確診肺癌個案,其中早期(0及1期)個案占86.3%,顯示LDCT肺癌篩檢確實有助於逆轉肺癌的期別分布,讓民眾早期診斷肺癌,儘早接受治療,因而大幅提升肺癌存活率並拯救個人生命。 -
早期篩檢助抗肺癌!醫院與國健署合作 籲2類人快檢查
癌症新知 / 肺癌3379為改善肺癌高死亡率的現況,衛福部國健署提出了「肺癌早期偵測計畫」,與放射線醫學會、肺癌學會、胸腔重症醫學會、胸腔外科醫學會聯手共同推廣肺癌高危險族群進行2年1次的「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肺癌篩檢,以期提早發現肺癌,有利醫師進一步治療,降低肺癌患者死亡率。 -
肺部檢查「毛毛的」! 單孔胸腔鏡微創手術揪出肺腺癌
癌症新知 / 肺癌3681針對該名病人情況,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劉柏毅指出,患者本身不抽菸,平時也無喘咳症狀,去年發現有0.8公分的肺結節,而今年追蹤有變大情形,建議進一步診斷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