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肺功能檢測
-
女子飲酒狂歡後痙攣 過度換氣嚇壞友人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524蘇文麟醫師指出,根據國外研究顯示,過度換氣症候群的發病男女比例為9:11,大多發生在40歲以前。急性發生原因通常是巨大心理壓力,或極度身體疼痛如腸胃炎、嚴重絞痛、某些嚴重肌肉疼痛所誘發;慢性發生原因則傾向與內科疾病相關,如肺栓塞、肺炎、氣喘等呼吸系統疾病,二尖瓣脫垂、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或其他腦部、神經系統、心理疾病導致症狀反覆發作。
-
不讓肺如菜瓜布 遠離COPD從戒煙做起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079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及董氏基金會響應世界COPD日(今年為11/18),聯手呼籲吸菸者「戒菸及早、拒當COPD候選人」,40歲以上的吸菸者、具家族病史、過度暴露於空氣污染中及老年人,應定期做肺功能檢測,才能及早診斷及早治療。 -
醫:肺功能檢測應納入成人健診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1894每年11月的第3個星期3是「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病日」(World COPD Day),今年為11月14日。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診治指引召集人蔡熒煌表示,為了更有效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有必要重新修訂新準則及治療評估。 -
長期吸入二手菸 婦人竟罹慢性阻塞性肺病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383亞東紀念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張晟瑜表示,一般民眾對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認識普遍不深,調查訪問吸菸超過10年以上的民眾,只有四分之一的人有初步了解。而醫師有時候為了讓患者更了解病情,常會以「哮龜」(台語:氣喘)來告知,使得民眾誤認為慢性阻塞性肺病跟氣喘是同一種疾病。其實兩者大不相同,最大的差別在氣喘是「可逆性疾病」,可因用藥而使肺功能回復正常,多發生於年輕人和孩童;但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不可逆性疾病」,用藥只能使症狀緩解,並無法使肺功能回復正常,同時患者以老年人居多。
-
肺功能檢測篩檢 三高患者過半同患COPD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19510月14日為世界肺功能日,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於今年聯合台大、新光兩家醫院,共同推廣肺功能免費檢測,共篩檢411位從未被診斷為COPD的門診患者,竟揪出高達44.8%的患者還不知自己已罹病。 -
遠離慢性阻塞性肺病 肺功能檢測加戒菸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405「40歲以上、曾經吸菸長達10年以上」,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呼吸治療科主治醫師劉世豐提醒,符合這二項條件的民眾,為慢性阻塞性肺病好發族群,應早期做肺功能檢查。而長期吸菸、或長期暴露於有害氣體中是罹病的主要原因。常見症狀有咳嗽、易喘、有痰,且急性發作時,症狀將依程度加劇,嚴重者甚至會造成肺衰竭,斷送性命。 -
每天運動竟仍罹患慢阻肺 醫:長期吸菸所致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269「慢阻肺在輕度的時候,患者往往不自知。」羅東聖母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邱國欽指出,通常民眾覺得呼吸不順,至醫院檢查時,大部分已是中、重度。而主要的症狀有咳嗽、易喘、運動障礙、出痰等,和氣喘不同的是,造成慢阻肺最大的原因是吸煙,而氣喘通常為遺傳所導致;兩者皆可經由肺功能診斷,檢查是否對擴張劑產生反應,若產生反應,代表為「可逆性反應」,屬於氣喘;反之「不可逆反應」,則屬於慢阻肺。 -
慢阻肺不上門 肺功能檢測和戒菸皆重要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834「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種持續惡化的疾病。」署立豐原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黃建文指出,在症狀的表現上,是慢慢逐漸的產生,並且伴隨一些危險因子,例如吸煙或職業上有害氣體的暴露,主要的症狀有咳嗽、多痰、易喘。在國外臨床預估此病發生率約10%,但台灣發生率預估在15%左右,主要是因為台灣吸菸人口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尤其是青少年和女性。現階段患者雖然以男性居多,但未來男女比例將逐漸趨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