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肝功能
-
沈鴻元罹膽管癌過世 醫曝「隱藏版癌王」9大風險因子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2882膽管癌好發於60至70歲民眾,較少出現在50歲以下,如果肝臟裡面的膽管癌,早期症狀為右上側腹痛,或噁心、食慾不振及體重減輕等,容易被忽略,6到7成病友於確診時都已到了晚期。至於長在肝門或總膽管附近的膽管癌,因膽管阻塞而造成皮膚癢、黃疸、眼睛泛黃及小便呈茶褐色,則較易提早確診。 -
人體缺「硒」免疫恐下降 食品添加「硒立元」聰明補足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750由於「硒立元」成分精純,沒有致敏性、也不會產生異味,非常適合添加於各種營養保健品。認明具有SNQ國家品質認證、高純度活性硒的保健產品,是聰明選擇的重要指標。 -
新生兒黃疸2週未退要觀察便便 「黃金9色卡」揪出這病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825對於新生兒家長來說,寶寶的便便顏色可是攸關著健康的大事,台灣兒科醫學會秘書長彭純芝提醒,新生兒的生理性黃疸通常在14天會消褪,若持續超過2週以上,甚至滿月時還有黃疸,可能有罹患肝膽疾病風險,呼籲家長可多觀察孩子糞便顏色,若有異狀應提高警覺。 -
茶葉變毒品?食藥署提醒二級毒品「恰特草」危害甚鉅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2900許多民眾至海外旅遊,習慣購買當地茶葉,不過,食藥署提醒,來自非洲及中東地區的恰特草(Catha edulis),又名阿拉伯茶、衣索比亞茶、葉門茶、巧茶、布希曼茶(Bushman's tea),內含有卡西酮(Cathinone),已被認定為第二級毒品及第二級管制藥品,如果攜帶回台灣,將吃上官司。 -
這幾類族群大啖海鮮要注意! 若不慎感染1菌致死率高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482海鮮是美味且營養價值豐富的食物,常在大餐宴席中扮演不可缺少的要角,但有些族群在食用時仍需要小心,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康本初表示,有慢性肝病者、糖尿病、長期使用類固醇或免疫力較差的人一旦感染海洋弧菌,恐會引起嚴重併發症,甚至死亡。 -
中年男子登山墜落全身癱瘓 靠1療法能自己吃飯推輪椅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3411張男在中國附醫就醫時,於2022年3月施打第1劑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治療(Bone-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BM-MSCs),至今已完成總共5劑的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治療,從無法坐臥到雙手慢慢恢復力量,現在可使用輔具自行用餐。醫師評估如果手部力量繼續增強,就可以坐輪椅。 -
癌友及早全方位飲食指導介入 為長期抗癌作戰做好準備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136確診罹癌後壓力沉重,身心俱疲,有些誤信偏方,以為只要少吃東西,就可餓死癌細胞,癌症關懷基金會調查發現,約有1成癌友偏瘦,恐因缺乏體力、抵抗力,不利於癌症治療。 -
楊貴媚代言甲魚保健品! 專為台灣人設計的天然維他命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97剛獲得電視金鐘獎益智及實境節目主持人獎的楊貴媚,無論是電影演出或斜槓主持人,總是全力以赴做好每一項工作,但忙碌生活也讓她難以維持均衡營養;自從每天開始服用甲魚全沛全方位維他命後,就算再繁忙,也擁有充沛的精神及好氣色面對忙碌生活,隨時讓體力保持巔峰;現在她不僅自己每日食用,也和家人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