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聽覺
-
眩暈困擾婦人 竟是耳石症惹禍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083資深耳鼻喉專科暨宏仁診所院長李宏信醫師表示,「耳石症」又稱為「良性姿態性偶發性眩暈」,或「良性陣發性頭位性眩暈」,耳石症患者在眩暈患者中約佔2成左右,不少患者都是在早上起床或晚上躺下睡覺時,因身體姿勢明顯改變而引起眩暈才發現。 -
重聽-老人聽力異常 應盡速治療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107然而臨床上,卻有許多老人雖然重聽,卻不喜歡戴助聽器,任由聽力退化,最後嚴重影響生活起居,走在路上險象環生。台北市宏仁診所院長李宏信醫師提醒,若發現家中長輩出現聽力減退、重聽等異狀,應盡快就醫檢查,早期發現,就能早期幫助控制病情,延緩聽力散失。 -
耳鳴-工作壓力大 自律神經失調導致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683「壓力大也會導致耳鳴!」資深耳鼻喉專科暨宏仁診所院長李宏信醫學博士表示,上班族工作壓力大,不只會影響到情緒,降低工作效率,還會引起不易察覺的耳鳴,甚至重聽,主要是因為壓力大時會導致自律神經功能失調,內耳神經血液循環不良,內耳神經萎縮所造成。
-
失聰危機-酷夏音樂季超High 音響震耳欲聾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185「演唱會的巨大音量對耳朵聽力造成的重傷,一點都不輸給頭部被高速飛來棒球擊中所造成的腦震盪!」資深耳鼻喉專科暨宏仁診所院長李宏信醫學博士表示,此種突發性內耳重聽,是典型音響過大引起的音爆傷害,由於神經破壞造成內耳傷害,還常合併出現耳鳴、眩暈等症狀。治療上,在急性期應積極服藥約2至4周(即黃金治療期),嚴重者可能要持續用藥2到4個月,直至耳鳴症狀消失。 -
學前教育》幼兒潛能開發 順其自然最好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900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授林佩蓉指出,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在學習,不需要特殊的訓練,應該順其自然在情境中學習,給孩子一個快樂成長的環境。坊間許多學習課程和教具都打著「腦力潛能開發」和「右腦開發」的口號,吸引焦慮的父母一頭栽入,林教授認為,父母對於子女教育的關心自然值得肯定,但是過度相信商業機制的產品,期盼孩子能被開發成小天才或小神童,則是需要打破的教養迷思。
-
親子成長》親子互動遊戲多 寶寶越玩越聰明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054兒童發展醫學專家王宏哲指出,0到2歲的孩童發展功能著重在感官運動,適合進行感覺統合的遊戲。感官運動可分為五種,分別是觸覺、聽覺、前庭平衡覺、視覺和肌肉關節覺,各有適合的親子遊戲和活動。 -
微創人工電子耳 助失聰兒聽見搖籃曲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182振興醫院耳鼻喉部陳光超主任表示,人工電子耳運作機制是略過功能不佳的聽覺毛細胞,以電流直接刺激聽神經,讓重度以上聽損者重回到有聲世界。接受人工電子耳手術治療黃金期是在兩歲前,若在一歲時就動手術,聽、說能力可望達到和一般人一樣。
-
江蕙克服眩暈 演唱會再創佳績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920其實江蕙原本就是眩暈的老病號,好幾次因為壓力過大兒出現眩暈現象。根據媒體報導,這一次演唱會不僅時間長耗費體力,還增加了許多跳舞動作,其中的轉圈動作更讓二姐吃足苦頭,江蕙自己說,一開始一轉就會眩暈甚至還會站不穩跌倒,掉到最後甚至還調侃自己:下半身好像沒有知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