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老年人口
-
高齡長者慢性病骨鬆高居第4位 定期篩檢降低骨折風險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827一般人身體骨骼內有造骨細胞、破骨細胞2種,負責骨質的製造和分解,若受到激素分泌下降影響,破骨細胞活性增強,會使得分解速度高於製造速度,造成骨質流失,也就是所謂骨質疏鬆症。傅紹懷醫師說明,骨質大約在20至30歲時達到最高峰,之後會隨著年紀增長而逐漸減少,中年以後骨質每年平均減少0.3%至0.5%,到了80歲骨質更會加速流失。 -
台灣骨折發生率全亞洲之冠 骨事抗跌牢記駝矮痛3警訊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405骨質疏鬆症是常見但卻很少人注意的隱形殺手,有許多症狀不明顯,但是只要輕微跌倒,或是突遇過猛外力,就可能造成嚴重骨折,骨折後引發嚴重的疼痛與行動限制,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甚至可能導致死亡。
-
65歲以上3成口中無牙 台灣牙材需求隨高齡化持續加重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3076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指出,在醫療器材的品項中,牙科產品整體佔較小,比重僅7.1 %,但隨著人口高齡化、齲齒問題以及民眾對於牙齒矯正及修復的需求,造成這幾年牙科醫材的成長。 -
工研院號召業者合作研發 提升台灣醫護長照量能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556工研院副院長彭裕民表示,台灣將在2026年邁入「超高齡社會」,超過65歲以上的老年人占比將逾20%,未來台灣照護人力將無法支應龐大的需求,長照成為刻不容緩的挑戰。 -
聽力退化成高齡社會隱憂 專家:助聽器是必要安全輔助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443奇美醫學中心1項聽覺生理學研究發現,聽覺與年齡呈正相關。研究推測老化會使得耳蝸內毛細胞與聽神經間的神經突觸數量日漸減少。即使純音聽力尚未明顯受損,也已造成神經編碼產生缺陷,進而影響中樞聽覺處理的表現。 -
國人不健康生存年數創新高 國健署:平均壽命增加有關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6876內政部定期公布「國人平均餘命」,2018年國人平均餘命為80.69歲,但許多老年人在死亡前幾年就失能、臥床,這些就屬於不健康生存年數,而2018年的不健康生存年數為8.41年。老年人自己活得辛苦,也成為晚輩們的負擔。 -
長輩使用手杖防摔跤 消基會抽查10件有3件不合規定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742國發會預估,到了2026年,我國每5名國人中,就有1人年齡超過65歲,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2065年情況更為嚴重,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重達41.2%,如何避免及預防長者摔跤,已成為健康議題。 -
淋巴癌初期症狀不明顯 別把這些徵兆誤以為老化現象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3780台灣進入高齡社會,代表65歲以上老年人口佔總人口比率達14%,高齡族群的疾病治療漸漸備受重視。血液腫瘤科主任王佐輔表示,吳阿嬤罹患的高惡性度被套性細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好發在50至70歲長者,其中男性又比女性多3倍,因為初期症狀不明顯,7成病患在確診時已經較為後期,並出現淋巴結腫,常見侵犯部位為血液、骨髓、胃腸道、脾臟等等,是1種長期、復發率高的淋巴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