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美國兒科醫學會
-
幼兒味覺養成黃金期 營養師指導培養孩子「健康餐盤」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899在全球兒童肥胖問題日益嚴重的現代,根據發表在《Annals of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期刊的研究指出,兒童生來就有偏好甜味和避免苦味食物(如綠葉蔬菜)的生物傾向。Catherine A. Forestell博士指出,這種偏好可能在歷史上有助於生存,但時至今日被加工類的甜味是不健康的食品來源中,是明顯不利於健康發展。邱璟瑞營養師表示,孩子的確與生俱來有偏好甜味、排斥苦味的生物本能,但在現代充滿加工食品的環境中,反而成為健康隱憂。 -
新手爸媽必讀!預防嬰兒猝死發生 新生兒這樣睡才安全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11424嬰兒猝死綜合症(SIDS, 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是全球嬰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通常發生在出生1歲內的健康嬰兒身上,且多在睡眠中無預警地發生。台灣兒科醫學會與美國兒科醫學會皆建議,改善嬰兒睡眠環境是預防SIDS的重要措施。 -
玩也是學習 兒童遊戲團體課助遲緩兒提升合作溝通能力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839遊戲,是孩子最自然且最重要的學習方式。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兒童發展評估療育中心近年來推出一系列由職能治療師帶領的「兒童遊戲團體課」,協助發展遲緩或有特殊需求的幼兒提升其遊戲參與品質與能力,並促進其在日常生活與社會情境中的整體發展。 -
兒童也會有高血壓?多數無症狀 家長應注意血壓警示值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067當我們聽到「高血壓」,大多數人會直覺地聯想是中老年人的疾病。但高血壓早已不是大人的專利,它也可能悄悄地出現在孩子身上。根據美國心臟協會與小兒科學會的統計,兒童與青少年的高血壓盛行率約為3%至4%,在肥胖兒童當中甚至高達25%。更讓人擔心的是,大多數患有高血壓的孩子並沒有明顯症狀,因此常常被忽略,錯失了早期介入與治療的黃金時機。 -
不給糖就搗蛋!國健署教2招 開心過萬聖節不讓糖搗蛋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1563又到了「不給糖就搗蛋」的萬聖節!孩子們會裝扮成鬼怪,沿路大喊「trick or treat」,最大的收穫就是玩得開心之外,同時手上的籃子也裝滿了戰利品——糖果。根據美國兒科醫學會及美國飲食指南建議,2歲以下的孩子不要攝取任何額外添加糖分的食物、2歲以上小孩應避免攝取超過總體熱量10%的添加糖。 -
小心嬰兒睡眠中猝死!讓寶貝好好睡 國健署提供5指引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4366父母總是盡其所能想為寶寶打造舒適的睡眠環境,讓嬰兒可以好好睡很多時間。但很多新手父母或主要照顧者仍有許多不正確的觀念,國健署呼籲家長遵守「5招安心睡」:不趴睡、不用枕、不同床、不悶熱、不鬆軟,讓寶貝健康平安的長大。 -
桃園群聚5童染Omicron! 幼童咳嗽像狗吠要提高警覺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055桃園群聚感染案已出現國小學童染疫,使得各界擔憂不能打疫苗的兒童,可能成為這波疫情的受害者。然因國內兒童染疫案例略增,醫師有較多案例可深入研究。 -
新手爸媽育兒慌 掌握睡覺和喝奶關鍵讓孩子頭好壯壯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867所謂「一暝大一寸」,新生兒出生後最重要的2件事情就是睡覺和喝奶,可見新生兒的照護著重於休息品質及營養補給。根據台灣兒科醫學會嬰兒哺育委員會的建議,母乳是足月產之正常新生兒最佳的營養來源,應於出生後盡速哺育母乳,並持續純哺育母乳約4至6個月大,在這段期間內(開始添加副食品之前),切記「不須」額外補充水分,以免占了胃容量而導致營養不良或是水中毒。嬰兒於4至6個月大時可開始添加副食品,建議持續哺育母乳至1歲,但不建議純母乳哺育超過6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