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父母總是盡其所能想為寶寶打造舒適的睡眠環境,讓嬰兒可以好好睡很多時間。但很多新手父母或主要照顧者仍有許多不正確的觀念,國健署呼籲家長遵守「5招安心睡」:不趴睡、不用枕、不同床、不悶熱、不鬆軟,讓寶貝健康平安的長大。
嬰兒猝死症候群 嬰兒主要死因
根據衛生福利部在2016到2020年的統計資料顯示,嬰兒猝死症候群(SIDS)始終為嬰兒前10大死因,發生原因與寶寶的睡姿及睡眠環境安全息息相關。家長為了方便照顧,讓寶寶與大人同床睡,或怕寶寶著涼,所以在嬰兒床鋪上厚厚的軟墊及棉被,還有為了寶寶床邊的佈置,擺填充娃娃、玩具等,都會提高寶寶嬰兒猝死或窒息死亡的風險。
國民健康署呼應台灣兒科醫學會參考美國兒科醫學會公布的建議,提出「1歲以下的嬰兒,每次睡眠都應該仰睡」,提醒爸媽及照顧者都要特別注意,以避免嬰兒猝死的風險。
國健署教你這5招 寶貝睡的安全又安心
為提供寶寶安全且安心的睡眠環境,國民健康署更提出簡單好記的「5招安心睡」:
▸不趴睡:正確姿勢是「仰睡」,側睡因容易翻身成趴睡亦不建議,另切勿讓嬰兒趴睡在父母或照顧者身上。
▸不用枕:1歲以下嬰兒不需使用任何枕頭,坊間流傳的塑頭形枕頭及增高墊,反而可能提高窒息風險。
▸不同床:遵守「同室不同床」原則,勿讓嬰兒與主要照顧者或兄弟姊妹睡在同一張床。父母
▸不悶熱:保持通風,保暖可使用睡袋型睡衣,或以包巾包裹孩子,並切記要將手臂露出,避免蓋住臉部。
▸不鬆軟:睡眠區域不宜有任何鬆軟物,如枕頭、棉被、毯子、填充玩偶,床墊應平滑堅實,不建議使用防撞護墊及記憶海綿床墊。
國民健康署指出,寶寶睡眠環境很重要,遵守寶寶「5招安心睡」,可大幅降低嬰兒猝死風險;家長可參考兒童健康手冊中新生兒照顧錦囊,其中有「嬰兒猝死防治措施」及「安全睡眠環境」等資訊,針對寶寶的睡眠環境逐一檢視。
延伸閱讀
-
40歲以上為生育主力 專家建議:補助試管嬰兒增至6次
兩性關係 / 不孕症1284TFC台北婦產科生殖中心發現,有52%申請補助者都是40歲以上女性,需要取卵2次以上才能受孕。醫師建議讓這些台灣生產主力的夫妻,對於擴大補助應比照40歲以下,給予6次補助機會。 -
輝瑞兒童劑型疫苗50.4萬劑上午抵台 嬰幼兒疫苗再等等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69指揮中心宣布今(20)日上午有新的輝瑞兒童疫苗到貨,同時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各界關注嬰幼兒疫苗,因與先前訂購的輝瑞兒童疫苗包裝與劑型不同,合約正在議定中。 -
營養師親授BLW法則!讓寶貝從副食品起 學會自己進食
健康養生 / 好書報報1465嬰兒在成長的階段,生活起居總是需要家長特別照顧!在飲食上,許多父母會煩惱該如何讓孩子吃下副食品、吃飯不挑食等問題,為了讓寶寶學會動手吃飯,自我控制飲食,與家人一同快樂用餐,由2位營養師陳譯庭、蘇妍臣所著《寶寶自己吃-BLW寶寶主導式離乳法全攻略》書中就特別教導家長如何成功實行「BLW」,讓孩子從小樂於進食。 -
新增2名嬰兒染疫病歿!法醫相驗確診 最小男嬰1個月大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96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1)日宣布新增240例中重症個案、122人死亡,死亡個案中有2名為嬰幼兒。 -
解決「新冠失眠」!中醫師教你6大處方 睡好精神也好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464疫情之下,許多人壓力油然而生,常常需要擔心染疫風險、居隔問題甚至是確診後的經濟壓力、精神壓力等,這些焦慮緊繃的情緒容易影響到心理,導致失眠。且部分染疫後的痊癒者,會出現失眠的後遺症,中醫師康涵菁表示,上述和新冠疫情相關的睡眠障礙,都可稱為「新冠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