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細胞療法
-
癌症治療前透過基因篩檢 精準選擇用藥提升存活機率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511恩主公醫院癌症中心顧問醫師陳重華指出,傳統抗癌以化學治療為主,十幾年前標靶藥物治療問世,近幾年免疫細胞療法更成為最新研究趨勢,但在用藥前,都需透過基因檢測解碼,找出致癌的驅動因子,打造個人化癌症醫療。除了藉此找到適合的藥物外,也能了解腫瘤預後狀況及治療是否有效,提供病人更多的治療選擇。基因檢測項目越多,能得知的訊息也就越詳細,在藥物的使用上會更多元,但費用也相對較高昂。 -
自己的命自己救! 罹癌鬥士從免疫細胞找到人生轉機
癌症新知 / 抗癌鬥士56236經由免疫細胞療法,結合化療與調整飲食同步治療下,病情已逐漸好轉,且成功走出癌症的痛苦,成為「斜槓農夫」,現在她到世界各地找出好的種子,研發冷壓專利的鮮榨頂級好油,活出自己的第2人生。 -
【圖解】免疫力如何保衛身體? 10張圖卡讓你1次搞懂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86864免疫力是人體自身的防禦機制,能抵抗環境中的病毒、細菌和微生物入侵身體,至於是否能抵禦入侵的關鍵,取決於個體免疫系統的強度。那要如何提升免疫力呢?整理以下問題1次解答! -
台日再生醫學高峰會 專家齊聚交流癌症細胞免疫治療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3960癌症細胞免疫治療(CAR-T)是國際創新發展醫療的趨勢,也是衛生福利部發展重點,特別是在「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及「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制定後,發展癌症免疫細胞治療更是刻不容緩。而近年來,日本政府也大力推動再生醫療產業化,使得日本國內再生醫學研究與產業快速發展,今日於國際上占有領導之地位。全球再生醫學技術突飛猛進,國際上相關臨床試驗與細胞產品日趨成熟。台北榮總過去於癌症治療上已有豐碩成果,近年更進一步與日本學界合力推動再生醫學研究與產業發展。 -
採用細胞治療抗癌 全台僅4間醫院通過審核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064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李冠德表示,細胞治療是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及化療等藥物治療以外的第4種癌症治療方法,其中CIK細胞(細胞激素誘導殺手細胞)因具有優秀的癌細胞毒殺能力,可與其他化療藥物、標靶藥物或免疫療法合併使用,而獲得醫界重視。北醫附醫發表「自體CIK免疫細胞治療」成果,臨床顯示,約可治療12種癌別,包括大腸直腸癌、乳癌、肺癌、子宮頸癌、卵巢癌、腎臟癌、肝癌、胰臟癌、鼻咽癌、胃癌、食道癌、膽管癌等。 -
自體幹細胞修復關節損傷 王建民提前做好準備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2963新光醫院主任醫師釋高上表示,退化性關節炎發生機率隨著年紀增加,50歲族群好發率可能為50%,60歲族群就成長至60%,然而運動風氣盛行,如果未能妥善保護膝蓋,會導致膝關節退化非常快。臨床曾經有年紀僅30幾歲的患者就出現膝關節退化症狀,特別是運動選手,關節傷害機率比一般人高,如果能趁早醫學介入,有機會提高醫治效率。 -
醫院攜手生技公司 合作申請特管法細胞治療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729衛生福利部目前開放6項自體細胞治療,允許醫院提出治療申請案,並由符合「人體細胞組織優良操作規範(GTP)」的合作機構代為培養治療細胞,可說為細胞療法奠定了長期發展契機,最先可預見當屬癌末的市場需求。依據衛福部資料顯示,107年癌症死亡人數為48,784人;換言之,採用細胞治療末期癌症的市場價值上看百億,這是目前台灣特管辦法開放下的癌症治療新商機。 -
打擊退化性關節炎 醫院與生技公司申請自體細胞治療
醫美減重 / 生技線上4171衛福部目前開放6項自體細胞治療項目,包括自體細胞治療、自體脂肪幹細胞、自體纖維母細胞、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以及自體軟骨細胞移植;適應症則涵蓋癌症、腦中風、下肢缺血、困難傷口與大面積燒傷、皮膚缺損、脊椎損傷等,其中以癌症治療最受矚目,納入血癌、前3期實體癌經標準療法無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