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純母乳
-
嬰兒補充水分有學問 長輩說餵葡萄糖水真的可以嗎?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4340食藥署網站「闢謠專區」,有人詢問,「家中長輩建議我給嬰兒喝葡萄糖水,聽說可以利尿,這是真的嗎?」食藥署回應「剛出生的嬰幼兒容易低血糖,在醫師的指示下可以給予少許的葡萄糖水,若症狀消失後就不需再餵食葡萄糖水,即使嬰幼兒哭鬧,也不建議使用,仍應以母乳或配方奶為主要食物。」 -
孩子喝母乳竟比同齡瘦小? 缺少這2大營養素是關鍵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039結果顯示,純母乳餵養超過4個月的孩童,在1歲過後雖然成長曲線大多在標準範圍內,但身高落在低標的比例卻較高。抽血結果顯示,純母乳餵養的孩童在1歲時,缺鐵性貧血機率高達34%,是混合餵養孩童的9倍,而維生素D不足的比率為60%,是混合餵養孩童的6倍。 -
母乳符合生態永續更勝配方奶 名模林可彤力挺母乳哺育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677今年國際母乳周主題為「支持母乳哺育,為了更健康的地球(Support breastfeeding for a healthier planet!)」,母乳哺育比配方奶哺餵更符合永續性及生態性。據統計,在6個亞洲國家每年銷售720,450噸配方奶粉,產生近290萬噸溫室氣體,相當於平均載客車輛行駛112.7億公里(台灣環島939萬圈)或送往垃圾場的103萬噸廢棄物(台北市民471天產生的廢棄物)。母乳哺育不僅對於嬰幼兒的健康非常重要,是寶寶最天然的食物,也可改善地球的健康。 -
塞奶、追奶如何解決? 專家指導第1次哺乳就上手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253「母乳哺餵,是一家人的事!」住院期間的哺乳,關鍵在於3觀念的建立:家人支持、手擠乳和多接觸。因此,產後盡早與寶寶進行皮膚接觸,爸爸幫忙安撫寶寶,並學習幫媽媽手擠乳,是邁向哺乳成功的第1步。 -
推廣母乳哺育 伴侶及家人支持最重要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822國外研究指出,若伴侶參與及支持母乳哺育,能夠增加純母乳哺育及持續母乳哺育的成功,顯見伴侶在母乳哺育的角色非常重要;107年全國母乳哺育率調查顯示,產婦在哺乳期間最希望獲得支持前3名為「家人精神上的支持(認同、鼓勵)」、「家人能幫忙照顧嬰兒」、「有人教我如何哺乳」。所以自107年起,國民健康署推動母嬰親善醫療院所認證中,已將「鼓勵伴侶及其他家人共同參與孕產照護」措施納入基準,強調哺餵母乳及撫育小孩的過程中,家庭共同支持的重要性。 -
孩子便秘多吃蔬果就好? 如未改善應接受檢查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1226在臉書媽媽社團中,常出現心急的媽媽因孩子便秘而求救,留言討論串充滿熱心網友提供的各式方法或撇步,如「只要在飲食中多加青菜、或多吃柑橘、瓜類水果就沒問題!」、「我家孩子吃益生菌後就再也沒便秘」、「照我的方法,我帶孩子幾十年都沒遇過孩子便秘!」這些回答總讓阿包醫生苦笑,過去幾年的育兒回憶又歷歷在目。 -
哺餵母乳好處多 親善醫療院所受肯定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807頭一回當媽媽的秀滿媽媽,憑著信心跟傻勁決定親自哺乳,選擇至母嬰親善認證醫院生產。產前在母乳哺育專業知能的醫護人員指導下,認識到正確哺乳的觀念與技巧;生產後,寶寶很快就能吸吮母乳,媽媽也可以舒服地側躺餵寶寶。 -
職場媽咪餵母乳遇瓶頸 工作環境不友善是主因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836許淳森呼籲各企業,提供完善哺乳環境,支持哺乳婦女,養育健康的下一代。此外,媽媽可以增加哺乳的頻率,給予乳腺刺激維持乳量,並透過均衡飲食,來強化母乳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