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糞便
-
寶寶哭鬧不休病因多 兒科急診常見感染輪狀病毒腸胃炎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77出生還沒滿月的寶寶,哭鬧不休,怎麼哄抱,都無法安靜下來,這是新手爸媽的惡夢,新竹台大分院小兒部主治醫師陳政宇表示,常見兒科急診病因眾多,例如:疝氣、腸胃炎、腸套疊,以及對配方奶的牛奶蛋白成分過敏,家長應該提高警覺,如發現幼兒異狀,務必儘速就醫。 -
3期腸癌婦怕染疫不回診 拖到肛門流膿就醫發現已第4期
癌症新知 / 腸癌4403大腸直腸癌已連續14年為國內10大癌症之冠,但篩檢量已經降低15%。楊純豪教授表示,臨床發現近年疫情造成民眾篩檢意願下降,更有2成患者可能延誤治療,晚期確診比例可能上升。 -
少年得「痔」肛門反覆裂傷 釀成肛門狹窄無法正常排便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80俗話說「十男九痔」,痔瘡為許多民眾的難以言語的困擾,醫師提醒,如有痔瘡或是排便障礙等問題,務必積極就醫,以免肛門狹窄,必須依賴瀉藥或浣腸劑才能正常排便。 -
癌王存活率有望提高? 這6大症狀是胰臟癌發出的警訊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3067根據美國退休人員協會(AARP)的說法,科學家們正在開發突破性的治療方法,有望進一步提高這種毀滅性癌症的存活率。不過,如果能早期識別出預警信號,就有機會存活更久。 -
藝人巴戈胰臟癌病逝 上腹痛、背痛、黃疸等是重要警訊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12840資深藝人巴戈16日晚間病逝林口長庚,死因為胰臟癌,享壽67歲。醫師表示,胰臟位於後腹腔、胃的後方,透過腹部超音波也較難發現異狀,早期腫瘤又無明顯症狀,確診時大都到了晚期,無法開刀,1年存活率僅約1成。 -
國內多起外籍移工急性病毒性A型肝炎群聚 疾管署說明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89疾病管制署今(15)日表示,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截至今(2022)年2月15日,急性病毒性A型肝炎本土病例達28例,相較去(2021)年同期(11例)顯著增加。 -
你家年節也有「阿嬤冰箱」嗎? 專家:別弄壞食物美味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550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食物放在危險溫度中,容易有微生物孳生,熟食建議在1至2小時內完成食用,如真的吃不完,應妥善保存。 -
9歲男童肚痛雙腳起紅疹 過敏性紫斑症嚴重恐致腎衰竭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804小心過敏性紫斑症侵襲腎臟!蘇軏醫師指出,過敏性紫斑症,雖然有「過敏」2個字,但不同於氣喘、異位性皮膚炎這類過敏性疾病,目前認為過敏性紫斑症的致病機轉主要是人體受到感染後發生免疫反應、產生抗體,在特殊體質的病童身上,這些抗體會攻擊自身組織、沉積在血管壁引起血管炎,表現在皮膚便是我們看到的紫斑,在關節出現腫痛、發熱,倘抗體沉積在腸胃道血管,容易有肚子痛、血便等症狀,沉積在腎臟血管則出現血尿、蛋白尿,影響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