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糖尿病併發症
-
糖友聰明掌握「控糖」要領 規律用藥避免危險併發症!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129糖尿病有年輕化的趨勢,年輕糖友越來越多,因為工作忙碌或在意別人的眼光,一些剛診斷糖尿病的人更容易輕忽血糖問題,而沒有好好控制。賴良宗醫師說,其實糖尿病初期還是要進行飲食控制、規律運動、體重管理,並依照醫師的指示使用藥物。如果沒有和醫師配合,可能就會面臨很多不必要的併發症,例如心衰竭、腦中風、腎臟病變等。 -
流感疫情上升!增8重症4死皆A型 30多歲男敗血症死亡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028流感病毒在社區活動,疾管署今(21)日表示,上週新增8例流感重症案例,重症死亡者為30多歲男性,住院期間糖尿病併發症與雙側肺炎,隨後因敗血症死亡。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目前須觀察228連假造成的疫情變化,或是因室內脫口罩帶來影響。提醒65歲以上可繼續戴口罩,保護自己。 -
頻尿、頭痛是高血糖緊訊! 醫曝「嘴有2氣味」已急症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9034 19歲余先生自幼罹患第一型糖尿病,近來已自行停用胰島素數個月。某天因連日噁心和全身無力前往急診求助,血液檢查後發現血糖值竟高達611mg/dl,並有嚴重酸血症和尿酮,經診斷為糖尿病酮酸中毒。後來住進加護病房並接受大量點滴及胰島素的治療,高血糖及酸血症迅速改善,轉普通病房後隔日即痊癒出院。 高血糖急症分2種 口飄水果味當心 樂生療養院新陳代謝科醫師吳秉豪表示,高血糖急 -
割包皮跟增進性能力有關? 泌尿科醫師破除男性迷思
兩性關係 / 男人幫3432至於該不該割包皮,主要還是以個人因素為考量。耕莘醫院外科部主任廖俊厚表示,若包皮比較長,但平時能夠推開來清洗,且不影響性生活,就不一定需要割包皮;反之,若包皮緊黏住龜頭形成包莖狀態,很難推開清洗,容易藏汙納垢、經常出現反覆發炎感染,或是妨礙性生活時,為了健康因素考量,多半會建議割除包皮。 -
育齡婦女罹患糖尿病 孩子成年後心臟病風險增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496研究人員分析了1977年至2016年間,240萬名在丹麥出生的兒童的相關數據,隨訪時間長達40年。從分析中發現,在懷孕之前或懷孕期間就得到糖尿病的人,相較其他沒有罹患糖尿病的母親,孩子長大後有早發性心臟病的風險高出29%。 -
耳鳴不見得是內耳問題 也有可能是糖尿病併發症之一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7568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指出,糖尿病患者會容易血管病變,導致神經血液循環不良,造成耳血管硬化、神經萎縮而引發耳鳴,需從飲食、運動及藥物治療著手,使內耳循環改善,耳鳴方可獲得緩解。 -
青少年糖飲過量埋洗腎禍根 建立護腎正確觀從小做起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424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暨天主教輔仁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盧國城指出,研究已證實尿酸和痛風、骨質流失息息相關,因尿酸值過高會抑制維他命D產生,導致副甲狀腺功能亢進,增加骨折風險;反之,血清尿酸值在正常生理範圍內作為抗氧化劑,能防止骨質流失和骨質疏鬆,亦可保護血管、心臟和神經元免受自由基損傷。 -
體內維生素D濃度低恐短命 與糖尿病罹患風險有關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527維也納醫科大學的首席研究員Rodrig Marculescu博士表示,研究對78,000多名奧地利成人進行20年的隨訪,並從中發現,血液中維生素D濃度較低的人,在研究期間死亡的可能性,比維生素D濃度高的人多出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