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項新的研究發現,媽媽在懷孕之前或是懷孕期間罹患了糖尿病,孩子在40歲時罹患心臟病的風險會增加。(圖/NOW健康製作)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1項新的研究發現,媽媽在懷孕之前或是懷孕期間罹患了糖尿病,將來孩子在40歲時罹患心臟病的風險就會增加,研究刊登在《英國醫學期刊》(BMJ)。
在丹麥Aarhus大學醫院臨床流行病學系的研究作者Yongfu Yu博士及其團隊表示,在研究中發現1重要且有效的策略是,應針對育齡婦女進行糖尿病篩檢以及早預防。
研究人員分析了1977年至2016年間,240萬名在丹麥出生的兒童的相關數據,隨訪時間長達40年。從分析中發現,在懷孕之前或懷孕期間就得到糖尿病的人,相較其他沒有罹患糖尿病的母親,孩子長大後有早發性心臟病的風險高出29%。
研究還發現,孩子的母親若是糖尿病患者,孩子罹患特定類型心臟病的比率更高,特別是心臟衰竭,占了45%、高血壓疾病占78%,以及深層靜脈血栓形成高達82%和肺栓塞91%。
由於這是1項觀察性研究,因此無法確定兩者條件是否成立。但是,研究仍提供了參考依據,若孕婦罹患了糖尿病,尤其是有心臟病史或患有糖尿病併發症的族群,孩子日後罹患早發性心臟病的發生率有增加趨勢。
Yongfu Yu博士指出,還需要進行更深入的研究,以確定懷孕期間如何做好血糖控制,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其子女未來罹患心臟病的風險。
編輯:王澍清
延伸閱讀
-
利用AI篩選!患者做癌症檢查 可縮短1小時內拿到報告
醫藥衛生 / 智慧醫療1286病人DNA中的生物標記物可以精準地標示出癌症或是其他疾病的亞型,更能有效的為檢測與治療開啟一條康莊大道。但是,通過基因組篩選來尋找這些生物標記物是一個艱鉅的過程,需要靠額外的測試或基因定序來完成。 -
糖尿病患小心視力受損! 眼前飛蚊恐為玻璃體出血所致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1280書田診所分享1個案:有1名55歲男性,有糖尿病史,主訴視力模糊,眼睛突然有黑影出現,以為只是飛蚊症影響視力,至眼科就診。經問診檢查發現,2年前因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接受雷射治療後,患者因自覺視力穩定,沒有不適症狀,雖然醫師囑咐要定期追蹤檢查,但疫情期間深怕染疫,兩年不敢回診追蹤,結果病情惡化成「增殖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所看到的飛蚊現象,其實是玻璃體出血。 -
國外研究發現!每天少看電視1小時 可降低這疾病風險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1305別再當個沙發馬鈴薯了!最近有研究表示,每天坐在電視機前看電視的時間若是少於1個小時,將可以降低罹患心臟病的風險,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助理教授 Youngwon Kim指出,這個研究為限制看電視時間在預防冠心病方面的作用,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此研究刊登在《生物醫學期刊》(BMC Medicine)。 -
避免糖尿病患心腎病變 放寬腸泌素給付救糖友也救健保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1305糖尿病屬於多種共病的「核心疾病」,醫師應在初期就要評估糖友的心、腎狀態,提早投藥預防。而目前可保護心腎的藥物,包含腸泌素(GLP-1 RA)與SGLT2i藥物 -
不只傷肺部! 研究:氣喘、過敏會增加罹患心臟病風險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1325根據統計,台灣氣喘、過敏的人口不少,現在有項研究發現,氣喘、過敏除了對肺部有傷害之外,居然還會增加罹患心臟病的風險,研究刊登在《Nature Cardiovascular Research》(自然心血管研究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