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精製糖
-
黑、紅、黃、白糖都不是好糖 小心攝取慎防高血糖問題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870黑糖在製成過程,精煉程度最少,製成後保留最多甘蔗元素、且是含較多礦物質成分的糖類,與其它糖類相比,自然是營養成份較高,但千萬不可因為較健康就以為多吃無妨! -
比廣式月餅肥! 「12款月餅熱量」排行出爐第1名是它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641高敏敏表示,不要只看某品項熱量高而不敢吃,跑去吃其他看起來低熱量的一次吃很多,份量跟內容物才是重點。以雙黃月餅為例,光吃1個就快800大卡,其實還有快20顆方糖的含糖量;建議每日精製糖攝取量女生控制在4顆方糖量,男生大約5顆方糖量。 -
中元普渡罐頭取代生鮮更耐放? 專家曝「2變質關鍵」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852除了購買罐頭之外,供桌上可以多一些無糖飲品或五穀雜糧,一樣耐放又不會太多負擔。高敏敏強調,「罐頭不等於耐放」,開封之後就失去防腐特性,不要以為冰冰箱就可以繼續放很久,加上與金屬接觸,冷藏時可能導致化學作用而變質,所以開封後還是應儘快吃完,或是改放進保鮮盒中保存。 -
防疫不忘增強免疫力! 營養師給親子的7個飲食小技巧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507防疫期間,家長如何讓台灣兒童兼顧營養均衡,加強免疫力抵禦病毒侵襲呢?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每個家庭需要持續健康飲食及規律運動的生活型態,康聯生醫體重管理中心營養專家官彧提供以下7個小技巧,家長不妨和孩子一起透過飲食和運動健康成長,增強健康免疫力吧! -
4種肥胖類型1次了解! 營養師對症開處方杜絕肥胖上身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873新光醫院營養師許為捷表示,科學家發現人體MC4R基因有異,會比其他人更喜歡高脂肪食物。MC4R基因不同原因包含遺傳與變異,因此人在飲食偏好很可能在基因上就決定,另外也有肥胖基因(ob gene)變異,會讓身體缺乏瘦素(leptin),當飽食中樞缺乏刺激,調節食量功能變差,也就常超量飲食。 -
老是分不清糖與醣的差別? 3分鐘動畫讓你1次搞懂!
醫藥衛生 / 動畫影輯104348對我們人來說,如何分清楚糖與醣的差別,尤其對於糖尿病患者,是非常重要的。不過,老是分不清楚糖與醣到底差在哪裡嗎?點擊影片,3分鐘讓你1次搞懂! -
吃得少卻容易腹瀉脹氣 5種飲食惡習恐誘發「腸漏症」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933532歲的林小姐一直都有容易拉肚子的困擾,日前來到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安排健檢,做了腸胃篩檢後並無發現異常,其它的檢查項目結果也在正常範圍。但在進行營養諮詢時,醫師才發現她不愛吃蔬菜,1周最多只吃約1個拳頭的份量,不良的飲食習慣造成她嚴重缺乏植物纖維、植化素等營養素,而出現腸漏症狀,也難怪四肢纖細的她,肚子卻很大,除了容易腹瀉外,也常脹氣不適。 -
年後減重遠離肥胖 營養師:飲食習慣是關鍵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4423春節假期結束,許多人因過年期間吃吃喝喝導致體重上升,又得展開減重計畫。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肥胖是種慢性病,造成糖尿病、代謝症候群、高血脂等風險比正常體態的人多3倍;罹患高血壓、膝關節炎、心血管疾病、痛風等機率則增加2倍。營養師提醒,均衡飲食少吃多動是減重的不二法門,肥胖者體重降低5%就能改善血壓與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