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第二型糖尿病
-
吃優格 可降低罹患糖尿病機率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296比較多的專家想法是優格中的益生菌,也就是對腸胃有益處的細菌,有助於改善腸道的環境狀況,當腸道的環境變好,就會降低身體內的發炎反應,進而改善對控制食物很重要的荷爾蒙的產生。 -
女性痛風患者要注意 罹糖尿病風險高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005美國波士頓Massachusetts綜合醫院的風濕過敏免疫部研究人員Hyon Choi博士表示,此研究針對大約共35000名英國的痛風患者來做觀察,追蹤發現,與沒有罹患痛風的人相比較,女性痛風患者得到第二型糖尿病的機率較高。 -
規律運動預防糖尿病 並非適用所有人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938美國Arizona州立大學Yann Klientidis博士表示,他們做個一個研究,研究對象包括8000多位白人,研究中去探討這些白人運動、基因和罹患糖尿病風險間的相關程度,而這其中有800多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 -
糖尿病成因多 肥胖非唯一主因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053過往有幾篇研究報告曾提到,除了肥胖是第二型糖尿病的危險因子之外,其他還包括了個人的基因突變、鮮少人所知的荷爾蒙(amylin),以及生理時鐘受到外力干擾等因素,都有可能成為造成糖尿病的危險因子。而另一篇由英國和紐西蘭研究人員發表的研究中表示,有些荷爾蒙(amylin)會堆積在胰臟周圍,並且形成有毒的凝塊,而這些凝塊會使製造胰島素的細胞死亡,進而導致糖尿病的發生。
-
T淋巴細胞異常 導致第二型糖尿病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450國衛院免疫醫學研究中心研究員譚澤華,率領莊懷佳博士等多人團隊,歷時四年終於發現,正常飲食下產生第二型(成人型)糖尿病與免疫反應有密切關連,開創以調控免疫系統的發炎反應治療第二型糖尿病的新方向。研究成果最近發表於國際頂尖自然系列期刊自然通訊 (Nature Communications)。
-
突發低血糖恐致命 第二型糖尿病患需慎防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543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許惠恆理事長表示,血糖值低於70mg/dL即為低血糖,依照所產生的症狀又可分為輕、中、重度,從顫抖、畏寒,到漸漸感到虛弱無力、視力模糊,甚至嚴重(重度)低血糖時,可能喪失意識、昏迷、失溫甚至死亡等危害。 -
研究:午睡太長 恐提升死亡風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217此項研究的專家來自英國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他們追蹤了超過16,000名英國人長達13年以上,且無分男女。這些人在九零年代末期,簽署參與了一項重大的研究項目,主要是調查飲食和生活方式對癌症的影響。 -
一周2份草莓 降低糖尿病風險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277根據研究顯示,在為期長達8周的隨機試驗中,相較於沒有刻意改變飲食的人,那些每日額外吃下50克冷凍乾燥草莓的參與者,他們的高血壓、高血糖以及體內發炎的症狀都相對低。研究人員推測,應該是與草莓內含有高量的抗氧化劑(antioxidants)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