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突發性
-
嚴防突發性耳聾 內耳小血管寒冬易阻塞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935台北市中山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暨宏仁診所院長李宏信指出,耳朵因為是外顯的器官,裸露在外原本就容易對氣溫變化感覺較為明顯,一但溫度突然變得比較低,通往耳朵的血管收縮,就容易出現變化。 -
突發性耳鳴、重聽激增 加班過勞成危險群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122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理事長李宏信醫師表示,近來氣溫低,突發性耳鳴、重聽患者約增加三成。事實上,突發性耳鳴、重聽又稱為「耳中風」,主要是因內耳血管血流阻塞,導致聽力減弱、耳鳴或暈眩。以往耳中風患者主要是高血壓、糖尿病的中老年人最為常見,但近來年輕族群罹患人數有直線上升的趨勢,特別值得注意。 -
眩暈入冬季節好發 民眾應注意末梢循環問題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263根據媒體報導,有一位二十九歲的謝小姐,有時會覺得噁心嘔吐,伴隨著單側耳鳴與部分聽力喪失的現象,甚至連躺著也會感覺到眩暈,狀況嚴重到讓她無法正常的工作或是參加活動,就連一般的親朋好友聚會都無法參加,到了醫院檢查才知道自己罹患了「梅尼爾氏症。」 -
耳鳴好發上班族 只為年終拚業績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205在金融圈上班的小劉趕在今年龍年結婚生子一次完成,原本年初還沒甚麼特別壓力,但是年底兒子出生後除了初為人父的壓力外,對經濟景氣特別敏感的他,也感受到許多無形壓力,特別是打開電視新聞,無論是國內外的經濟預測都很悲觀,甚至還預言經濟會大倒退,讓他倍感壓力。 -
重聽、突發性失聰 恐因內耳中風導致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160台北市中山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暨宏仁診所院長李宏信表示,耳中風也稱突發性耳聾,主要是由於內耳血管血流受阻塞,出現聽力減弱、耳鳴或暈眩等情形,通常以高血壓、糖尿病的中老年人最為常見。不過,近來經濟不景氣,加班過勞事件時有所聞,罹患耳中風的年齡層也呈現逐漸下滑的趨勢。 -
揪出多發性硬化症危機 秋冬泡澡後可見警訊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378有著「千面女郎」稱號的「多發性硬化症」,由於發病症狀會隨患者病變部位的變化而有所不同,因此症狀差異也很大,從視力受損、肢體無力、平衡失調、麻木、感覺異常、暈眩、大小便機能失調等都有可能;加上這種病症常在發病後症狀趨緩,使患者誤以為身體狀況已經恢復,所以發病後常必須花上很長的時間才能確診為多發性硬化症、容易耽誤醫治良機。 -
眩暈症發作成宅女 戴佩妮減壓獲新生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373戴佩妮透露說,病情最嚴重時,連出門都成問題。後來聽從醫師建議接受藥物治療,並且刻意減少工作通告,藉此減輕壓力,每天按時吃飯睡覺,堅決不再熬夜,早早上床睡覺,過著宅女般的生活,病情才獲得控制。
-
腦血管栓塞 解除基底動脈「炸彈」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038陳啟仁醫師表示,許先生當時因頭痛欲裂送到急診室,經電腦斷層及血管攝影檢查,赫然發現其腦部正中間有一個直徑1.4公分的基底動脈瘤,形同一顆引爆中的炸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