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積木
-
寶寶怎麼睡最安全? 5招安心睡遠離嬰兒猝死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741衛生福利部107年嬰兒死因統計,事故傷害是第4大死因,共51人,其中意外窒息死亡就有40人。統計也發現,當年度共有22個寶寶猝死,分析死因大都與睡姿及睡覺環境有關。 -
該不該送孩子學才藝? 專家建議先做好2項評估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183根據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近年來的調查,0至6歲的兒童中,有47%學過才藝或補習,其中42.5%在3歲前就學過,並以肢體類的才藝最多,再來是美術、音樂及語言類,緊接著是珠心算數學、潛能開發等其他類型。 -
侯佩岑道婚姻冒險卻值得 有孩子每天都幸福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4819孩子是顆「種子」,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質及天賦,各自會長成不同的種類、不同樣貌的「植物」,身為家長要用「有機」方式,耐心陪伴孩子長大:就像有機農場需要靜靜等待3年成熟期,孩子也需要時間等候成長,必須觀察最適合孩子的「培育方式」,在最適當的時機給予「天然養分」幫助他們,不要用「化學農藥」、「基因改造」過度干預成長,這也是侯佩岑在育兒過程中歸納出的「有機教養哲學」。 -
玩出創造力! 專家:太多玩具恐適得其反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10003常聽到老一輩的人說:「現在小孩真幸福啊!要什麼有什麼,不像我們那個年代。」近年來少子化問題,使得家中小孩各個都是父母的心頭寶,除了衣食無憂,家中玩具更是應有盡有。但家長是否有想過,孩子真的需要那麼多玩具嗎?過多的玩具,會不會反而成為孩子成長發育的阻力而非助力? -
智能穿戴裝置檢測睡眠品質 準確度達9成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4941台灣睡眠醫學學會2017年資料顯示,台灣每10人中1人有睡眠障礙,症狀包含晚上睡不好、多夢、打呼、磨牙、抖腳、夢遊等,其中女性、年長者比率較高,女性患有慢性失眠比男性高出1.62倍。 -
打破3C成癮魔咒 專家教你這樣做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773三軍總醫院精神科醫學部主任葉啟斌指出,在學校做青少年心智健康篩檢與服務時,發覺國高中生上課打嗑睡、晚上不睡覺,產生「無動機症候群」。其背後的原因是,當孩子長期沉浸在網路高度刺激下,我們的腦部會習慣快速被滿足,沒有適度調適好身心,久而久之便會被網路「駕馭」。 -
胸痛冷汗喘氣 心肌梗塞三前兆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156因為沒有高血壓、高血脂或糖尿病等問題,只是經常熬夜,偶爾出現血壓升高,該患者從沒想過自己會罹患心血管疾病,經醫師解說,才知道過去偶爾輕微胸悶、心痛,就是心肌梗塞的前兆。 -
把握過動兒黃金治療期 給予適當的幫助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4723許正典醫師表示,「注意力缺失過動症」(ADHD),是一種慢性長期的神經生理疾病,是因神經認知功能受損而引發。核心症狀為:注意力不足、過動與衝動。症狀多開始於童年早期,不同成長階段會有不同表現。學齡前的孩子最典型的行為是過動、容易跌倒受傷;進入學齡期後,轉變為如無頭蒼蠅般的無目的行為,最常出現坐不住與話講不停的情形;而邁入青少年期後,則易出現不思而行的衝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