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移植
-
多發性骨髓瘤易被忽略、復發難治 組合精準治療搶時機
癌症新知 / 標靶治療10195在台灣,多發性骨髓瘤與淋巴瘤、白血病並列為三大造血系統癌症,但民眾對於多發性骨髓瘤的認識卻相對模糊。多發性骨髓瘤是現況無法治癒的血液癌症,好發於高齡族群,常見症狀包括貧血、骨痛、高血鈣及腎功能異常(CRAB症狀)。儘管醫學不斷進步,疾病仍會反覆復發,且每次復發的腫瘤負擔更高,緩解期縮短,最終成為頑固型多發性骨髓瘤。首次治療通常是病人獲得最深入、長時間緩解的關鍵機會,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血液科施宣任醫師強調,早期深度治療對改善預後至關重要。 -
生物眼角膜修復醫材 可望為等待眼角膜移植患者見光明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811430多歲陳姓男子因角膜潰瘍導致視力快速惡化,但等待眼角膜移植的時間超過半年,術後視力未盡理想,無法回到原先工作崗位。據統計,2023年全國共有682例角膜捐贈案例,但新增移植需求數量超過千人,供需嚴重失衡,如果錯過移植黃金期,術後效果大打折扣。 -
健保8月起擴大給付2款新藥! 短腸症、心血管病童受惠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8549為提升兒童醫療照護品質,降低家屬經濟負擔,健保署114年6月19日召開藥品共同擬訂會議通過2項兒童新藥納入健保給付,最快於114年8月1日生效。一為含captopril成分內服液劑藥品的心血管用藥,一為治療短腸症新藥,預估每年約可嘉惠約158名兒童病友。 -
夜市攤販老闆器捐延續大愛 助腎病末期病患換腎獲新生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733日前1名60多歲的夜市攤販老闆,在路上突然昏倒,導致頭部外傷合併顱內出血,當下雖被緊急送醫搶救,但後續狀況不佳,最終轉入加護病房並需依賴插管維持生命徵象。考量到病人曾表示不想要過這種無法動彈、處處得靠他人協助的失能生活,家屬在與醫師、社工討論後,最終決定尊重病人意願、行善積福,進行器官捐贈,多名等待器官移植的病人也因此受惠,重燃生命希望。 -
漸進性的血液癌症! 掌握多發性骨髓瘤4大症狀早治療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971479歲李先生,雖然年紀已長依然老當益壯,負責搬運瓦斯空瓶。近日因嚴重的下背疼痛至神經外科門診就診,檢查發現多節脊椎壓迫性骨折,醫師建議手術處理。不料,手術前抽血檢查意外發現腎功能差、貧血、高血鈣等問題,照會血液腫瘤科醫師後,經骨髓檢查診斷為「多發性骨髓瘤」。 -
器捐者100個心願 捐贈者與受贈者生命延續連結的橋樑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64486月19日為我國器官捐贈紀念日,今年正式邁向10週年!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以下簡稱器捐病主中心)發表臺灣10年來器官捐贈的成果趨勢,並推出「生命接力的100個心願」答願達願行動、預立器捐Donation Wi-Fi連線、器官捐贈微電影「續」,以及6月14日舉辦的「樂來願圓滿」器官捐贈紀念日10週年音樂會等活動。期望在感念器官捐贈者及其家屬的無私奉獻之際,也呼籲國人一起思考生命的價值與延續,共同投入支持器捐的行列。 -
台大推動國際醫療 助印尼2病童來台做肝臟移植獲新生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7529在家人陪同下,11歲女孩Sherlyn今天重回台大醫院,感謝台大團隊。她出生即罹患膽道閉鎖,曾於馬來西亞接受葛西手術,但手術失敗,病情迅速惡化,當地醫院宣告,僅剩1個月生命。所幸遠赴台灣接受活體肝臟移植手術,接受母親捐贈的肝臟,挽救生命。 -
台灣絕對不會發生活摘器官! 符合器官捐贈的2種情況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7427媒體爆料北部一家醫院執行器官移植,過程中疑似違反醫療倫理,當時病患仍裝置葉克膜,處於「心跳未停止」狀況,院方即報請檢警相驗,準備摘除器官,引發爭議。對此,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董事長李明哲表示,「在台灣,絕對不會發生活摘器官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