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神經醫學
-
阿茲海默症試驗新藥Lecanemab 傳腦腫脤出血副作用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75外電報導,11月29日出爐一項新研究結果顯示,日本藥廠衛采(Eisai)與美國藥廠百健(Biogen)攜手開發一款實驗性阿茲海默症藥物Lecanemab臨床試驗證實,可減緩認知功能的衰退,但在特定病人可能出現具有危險性的副作用。 -
頑性癲癇治療有突破!北榮引進聚焦式超音波 證實療效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397癲癇患者日常生活往往承受身心煎熬,如果又是「頑性癲癇」,在過去藥物控制不好,且一直苦無簡易有效的治療方法。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引進「聚焦式超音波」,盼可改變此現況,他們將超音波能量安全地聚焦到癲癇發作點,降低腦部不正常放電,相關結果已在今年1月初發表於癲癇學界國際一流期刊《Epilepsia》。 -
染疫後仍頭痛、憂鬱? 長新冠症候群主動就醫不要拖!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474很多民眾感染新冠之後會出現一些後遺症,有些看似很輕微的症狀,其實都是跟神經系統有很大的關聯性。漢銘基督教醫院副院長暨彰基神經醫學部主治醫師林志明表示,如果有出現感染前和感染後很大的區別,請民眾務必要就醫,檢查腦部裡面或是四肢的神經系統,是不是出現了問題。若出現症狀首先可以多休息,從日常生活作息開始調整,如果依然還是持續有這些症狀,就應前往醫院「新冠肺炎康復後整合門診」尋求專業的協助。 -
去人多地方就頭暈?婦人罹患這病 去市場暈到要坐輪椅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271所有人多少都會感到頭暈,不只是坐車會暈,蹲下站起來會暈,到某個特定場所也會暈。醫師提醒,出現頭暈可能是中風或其它疾病的前兆,甚至有患者頭暈及不平衡的感覺超過3個月,就醫檢查後確認罹患「持續性姿勢–知覺性頭暈」(persistent postural-perceptual dizziness,PPPD),發作時甚至無法行走,嚴重影響生活及工作。 -
男子脊髓損傷下半身癱瘓6年 靠幹細胞治療輪生逆轉勝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483今年26歲的簡先生,在6年前發生1場車禍,造成胸椎第5、6節脊髓損傷,胸部以下癱瘓,沒有知覺與痛覺,而他在去年11月完成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回輸手術並積極復健後,原本無知覺的下半身,已慢慢找回感覺。簡先生是花蓮慈濟醫院與尖端醫合作「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申請計畫」的第1例,也是台灣第1位脊髓損傷超過5年,經細胞治療後還能重新站起的病友。 -
5到11歲兒童下週起接種輝瑞疫苗 首批40萬劑下週配送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485近期輝瑞兒童疫苗陸續抵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今(20)日已針對疫苗的配送時程做說明。同時靠染疫增加綜合免疫力的說法在學界看法兩極,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提醒有慢性病的民眾,如果染疫可能造成重症,更說到「像我這樣的糖尿病患,染疫很可能變重症。」 -
講座報名/腦中風有前兆? 神經醫學專家談預防與保健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257中風常見的症狀是甚麼?如何預防,遠離中風的危險因子?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蔡睿蘋將於5月7日星期六下午,受邀財團法人台北醫學大學校友會教育基金會、綠杏文化事業基金會、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的邀請,為現場民眾分享「眩暈、頭痛、手腳麻是腦中風前兆?專家談腦中風的預防與保健」。 -
脊髓受傷開刀9次仍無好轉 刺激晶片療法改善生活品質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235林先生因車禍造成頸椎第3至6節都有脊髓損傷,接受多達9次手術,但反而越開越糟糕。李漢忠醫師表示,病患因脊髓損傷造成的疼痛且長達6個月以上,稱之為「慢性頑固型疼痛」,雖然不是病,但痛起來嚴重影響生活,甚至可能罹患憂鬱、焦慮等心理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