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睡眠障礙
-
春節連假安全出遊!慎防睡眠呼吸中止症 避免交通事故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341台東馬偕耳鼻喉科兼任主治醫師沈廣軒表示,曾有名40多歲男性患者因白天精神不濟開車而導致發生嚴重交通事故,加上夜晚有嚴重打呼問題由太太陪同就醫發現有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根據交通部113年統計,因恍神、緊張、心不在焉分心而造成死傷人數超過1萬6千人,死亡人數超過200人! -
假日補眠會惡性循環? 研究證實周末補眠降心臟病風險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123很多人都有平常睡不飽的問題,專家都說「假日不要補眠,否則惡性循環讓睡眠障礙更嚴重」,不過最新研究卻發現,平日總是睡眠不足的人,利用周末好好睡一覺,補個眠的人竟然有降低心臟病風險的好處! -
睡眠障礙與失智症風險有關! 睡眠呼吸中止檢測揪共病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9218科林睡得美委託工研院進行國人睡眠與失智症風險調查,透過網路問卷調查的方式,樣本數量為1466份(男732、女734),抽樣區域涵蓋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高雄市,並發表全台首份「睡眠與失智白皮書」,希望提升國人對失智症的疾病預防意識,積極降低失智症風險。 -
補充維他命B群提神? 醫示警:過度依賴恐增過勞風險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328聯青診所副院長蘇聖傑表示,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越來越多現代人補充維生素B群來提振精力、減少疲勞。然而,不少人卻可能對B群存在迷思,甚至過於依賴,而忽略身體所透露的重要訊息。 -
乳癌治療後出現類更年期症狀 中醫調理助病友改善不適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883化學治療與荷爾蒙療法對乳癌病友出現更年期症狀有著密切關連性,治療過程中會導致雌激素作用減少,甚至進而停經。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醫師許雅婷表示,雌激素的作用減少意味著女性逐漸進入類更年期狀態,所以乳癌病友在治療期間便容易出現潮熱盜汗、心悸胸悶、肌肉痠痛、睡眠障礙、焦慮煩躁、陰道乾澀、排尿困難等表現。 -
年輕拚工作、退休好無聊! 老翁心慌、失眠竟罹焦慮症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7815新竹台大分院精神部醫師詹仁輝表示,負面的情緒如果沒有適當的預防或排解,日積月累,可能會導致老年人焦慮、憂鬱及睡眠障礙,而這些精神疾患,也是一些內科疾病的危險因子,例如心血管疾病、中風及癌症。 -
思覺失調症患者自殺風險高! 最新研究揭各年齡層差異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5142思覺失調症為一種慢性精神疾病,患者平均壽命較一般人少約10至15年,並且有4.5%的病患會死於自殺。為了進行自殺防治,過去研究曾探討病患的自殺風險因子,但大多針對特定年齡層分析,較少對每個年齡層進行分析。臺北巿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近日成功分析不同年齡層自殺的風險因子,研究成果已發表於著名的北歐精神醫學期刊。 -
憂鬱症住院治療時機? 精神科醫師:出現3狀況應考慮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4374根據台北市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調查,自108年至112年6月底,因精神疾病住院的患者平均1年約有8499名,其中憂鬱症為1812人,占約21%,患者平均年齡為43歲,平均住院日數是28天。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心身精神科及精神官能症病房主治醫師唐守志分析,從憂鬱症患者住院次數來看,有約72%是1次住院,15%是2次住院,也就是說有7成的憂鬱症住院患者,只住過1次院後就沒有再住院;總共有接近9成的病人是2次住院後就沒再住過院。因此,多數患者住院後都可以改善病情的嚴重度,不用再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