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睡眠剝奪
-
減重全靠飲食運動?蔡依林早睡作息成焦點 有科學根據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4758藝人蔡依林近日公開的作息時間表再次引發討論。她透露自己每晚9點半就寢的規律生活,多年來維持良好體態和旺盛精力。這個看似簡單的習慣,背後其實蘊含著深厚的科學根據。減重不僅需要控制飲食和規律運動,「早睡」這個常被忽略的因素,可能是決定減重成敗的關鍵要素。 -
過年熬夜不會累? 醫警示:短暫亢奮後恐被睡眠債追殺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831如果民眾真的需要熬夜的話,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蔡睿蘋提醒,節慶期間偶而為之還是無妨的,但若感到過度疲倦,精神堅持不住,並不建議飲用含咖啡因的飲料,來讓大腦保持清醒,此舉反而會干擾到自然睡眠機制,而是建議大家可以把握時間,小睡片刻幫助大腦代謝廢物,償還一些睡眠債,以減輕身體負擔。 -
春節連假安全出遊!慎防睡眠呼吸中止症 避免交通事故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501台東馬偕耳鼻喉科兼任主治醫師沈廣軒表示,曾有名40多歲男性患者因白天精神不濟開車而導致發生嚴重交通事故,加上夜晚有嚴重打呼問題由太太陪同就醫發現有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根據交通部113年統計,因恍神、緊張、心不在焉分心而造成死傷人數超過1萬6千人,死亡人數超過200人! -
睡眠不足會降低積極感、增加焦慮 從事這些行業風險高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88352這項由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發表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50年間的154項研究數據,其中共有5715名參與者,這些參與者因為一夜或多夜睡眠被打擾,在睡眠中斷後,研究人員便開始評估參與者至少1項與情緒有關的變數,包括他們自述的情緒狀況、對情緒刺激的反應,以及憂鬱和焦慮的狀況。 -
全台250萬男性有夜尿症 影響工作產值減24%損失慘重
兩性關係 / 男人幫4443每每看到電視新聞,最常看到的大多是歐美頻傳景氣低迷,各大科技業都在裁員。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手術交流暨推廣委員會副主委、高雄長庚醫院泌尿科陳建旭醫師指出,40歲後若半夜床如廁2次以上恐影響睡眠品質,將導致隔天精神和活力下降影響工作品質,工作效率變差等弱化職場表現的狀態也會隨之增加,甚至記憶衰退、注意力不集中,以及死亡的風險也將跟著提高。已有國外研究指出,夜尿造成工作效率的損失每年高達近兆新台幣,損失慘重超乎你我想像! -
自私的人不是沒有原因 研究:少睡1小時就不想幫助人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681睡飽能夠維持生理與心理的健康,而沒睡飽對身心影響甚鉅,這兩點大家都知道。然而有研究發現,睡不飽的人會變得「自私」!怎麼會這樣呢?國立成功大學心理系副教授林君昱表示,對一般人來說,這類研究在適當時機運用,將是可考慮的參考面向,例如在校園內辦義賣或募款,要避開期中或期末考週(學生熬夜念書)。另外,在近幾年陸續有幾篇研究舉出睡眠可能和「利社會」(prosocial)行為有關,但本論文算是以較嚴謹且多角度的檢驗,來提出證據支持此論點。然而也要提醒一般民眾,這是個有趣且可能未來有更重大意義的研究方向,但目前尚還不適過度的盡信以及延伸推論。 -
你都幾點睡? 神經科醫揭「愛熬夜下場」恐由內傷到外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421安南醫院神經內科李建欣醫師表示,其實熬夜對身體有很大的影響,除了一般人認為熬夜對肝臟不好以外,晚睡會讓生理時鐘混亂,交感神經活性上升,腎上腺素增加,胰島素阻抗增加,導致血壓和血糖上升,隔天精神不濟,情緒不佳等;若睡到隔天中午,又會導致晚上睡眠品質變差,周而復始,惡性循環,造成血壓和血糖難以控制,所以有些病人只好吃安眠藥幫助自己入睡。 -
熬夜讓癲癇男子失去意識 長期熬夜恐引發負面連鎖效應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915近日1名38歲患有癲癇的男子,過去皆有規律用藥,控制良好,但近期因工作量大,近1周都在熬夜趕工,使癲癇症狀更易頻繁發作,日前被妻子發現失去意識倒臥在床上,醒來後前往台北慈濟醫院就醫,經鄒儲蔭醫師予以衛教及調整藥物後,病情已獲得改善,可以健康過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