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看診
-
8旬嬤腎結石引起腎水腫 採1療法碎石防泌尿道反覆感染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103聖馬爾定醫院副院長周詠欽醫師表示,個人體質、高溫環境工作和飲食習慣等都是腎結石的成因之一,身體內水分不足就容易長結石。通常石頭在腎臟裡不會有症狀,尤其小顆的石頭若往下掉到輸尿管、排尿受到阻塞,就會產生腰痛或血尿;有些大顆的石頭沒有痛感,滯留在腎臟時間一久,就容易引發感染造成腎臟發炎,多數病例是健檢或無意中檢查才發現。 -
癌症腫瘤進展多變複雜 中醫分階段治療朝向不復發體質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171即使尋求中醫治療癌症仍需要病患定期追蹤和檢查,莊振杉院長指出,看診時,患者除需檢附詳細的肝、腎功能和血液等檢驗數據和治療報告,另外,患者或家屬應將已作的各種檢查及治療狀況,目前藥物的使用例如健康食品、西藥或中藥等,盡可能詳細告知醫師,以便醫師確實了解癌症病況發展,制定出精確處方,迅速控制病情。 -
孩子轉大人要高人一等! 選對時機為孩子長高之路助攻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794麗馨中醫診所院長沈瑞斌醫師表示,一般女生在8至13歲,男生在9至14歲出現第二性徵,如果過早則要懷疑可能是性早熟,女生初經落在10至15歲,多數在小六到國一階段來潮;男生發育通常比女生稍晚些。 -
流浪貓腸道寄生蟲引嚴重水痢 獸醫師使用中藥順利驅蟲
健康養生 / 寵物健康3646新北市政府動保處近日救援到1隻約3周齡幼貓,經過獸醫師檢查發現腸道中有寄生蟲,引起嚴重水痢。小貓原本身體就孱弱加上無母乳餵養,動保處毛寶貝醫療中心獸醫師呂信璋便使用藥性溫和的中藥「驅蟲散」治療蛔蟲,同時給予適當的照護及食物,並搭配中藥物調理,1個月後幼貓終於康復,透過民眾認養也找到一個溫暖的家。 -
流汗體重變輕減的不是熱量 中醫不復胖減重一點都不難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054麗馨中醫診所院長沈瑞斌醫師表示,飯後百步走最多能促進血液循環、強身,但其實熱量消耗不多,若單純藉由運動減重,每天至少要進行2小時以上的有氧等劇烈運動,才能有效燃燒多餘熱量,毅力不足很難達到長遠效果,加上現代人飲食油膩、口味重,很容易讓體內脂肪快速累積,減重不易。 -
腦中風8大危險因子不可不慎! 提升健康識能加強防治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636腦血管疾病為111年國人10大死因的第5位,且依中央健康保險署110年全民健保統計資料顯示,全國腦血管疾病的就醫人數達43.7萬人,其費用占總醫療費用比率排名第7位,顯示腦血管疾病影響國人健康及醫療費用負擔甚鉅。 -
秋冬乾癬易復發!中醫師提醒乾癬患者 秋冬進補要注意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834中醫認為冬天寒氣束表,毛細孔閉鎖影響代謝功能,乾癬患者皮膚乾燥情況容易加重。聖元中醫診所院長鄭愛蓮醫師指出,乾癬可分為圓形塊狀、點滴型等不同種類和型態,由於皮膚組織增生過快,皮屑是最明顯的表徵,乾癬好發在四肢,前胸後背乃至全身,頭皮也很常見,嚴重時表皮呈現1層結痂厚塊,皮屑下的皮膚多是紅色的,往往睡醒後皮屑掉落很多,頭皮屑則猶如雪花片片,又稱為「銀屑病」。 -
衛福部推「幼兒專責醫師」制度 11月初22縣市全面上路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644「新生兒全面納入幼兒專責醫師制度」上路了!衛生福利部、臺灣兒科醫學會、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臺灣婦產科醫學會等,今聯袂舉行新生兒全面納入幼兒專責醫師制度發布暨影片分享記者會,呼籲國人關心幼兒健康,支持政府落實「1個都不能少」、「0到3歲幫你一起顧」的幼兒專責醫師制度!衛生福利部自112年11月起,將11月1日起誕生之新生兒全面納入「幼兒專責醫師制度」,也鼓勵3歲以下、尚未加入「幼兒專責醫師制度」的家長踴躍參加,讓寶貝們在幼兒專責醫師連續、全面、整合性的完善照護下,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