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皮膚病灶
-
今年M痘最年長個案 北部6旬翁染疫前親密接觸多網友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483疾管署指出,上週(9月3日至9月9日)新增5例M痘本土個案,年齡介於30多歲至60多歲男性,居住縣市為北部4例及中部1例,發病日介於8月26日至8月31日,因身體陸續出現皮疹、水泡、膿疱等症狀,經醫師評估後採檢通報,其中2例未完整接種過2劑M痘疫苗。 -
14歲男孩受異位性皮膚炎之苦 關節長苔癬化病灶還滲血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336新竹台大分院小兒過敏風濕免疫科醫師徐瑋襄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是台灣兒童最常見的慢性過敏性皮膚疾病,過去對於重度及極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的病童,除了固定塗抹類固醇藥膏外,只能用口服免疫抑制劑或是口服類固醇加以控制,隨著醫療科技進展,有愈來愈多種生物製劑問世,這些生物製劑能更精準的去抑制疾病的發炎機轉,使治療效果更顯著,也給病人與醫生更多治療的選項。 -
皮膚病灶遇水就痛不敢清洗? 醫:用對方法清潔助康復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6159鄭愛蓮醫師指出,皮膚病的治療不僅依賴外用藥物,內在調理體質也一樣重要。例如,肝氣鬱結、脾胃濕熱、腎氣不足等因素都會影響皮膚健康,中醫通過辨證施治,根據每位患者的具體情況,調配合適的中藥,提升免疫力,從根本上改善皮膚狀況。 -
M痘病毒再進化!符合疫苗接種者 疾管署:快打滿2劑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6958M痘病毒再進化,呼籲符合M痘疫苗接種條件疾管署表示,我國自2022年6月23日將M痘列為第2類法定傳染病,截至5月19日累計確診367例病例(346例本土及21例境外移入),其中今年新增8例(6例本土及2例境外),於北、中、南及東部均有本土M痘病例,顯示社區仍有M痘傳播風險。 -
癬友天冷泡湯不是夢! 乾癬最新治療指引目標「清零」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7944據統計,台灣每1000人就有3人罹患乾癬,其中2至3成是中重度,乾癬紅斑擴散至全身,病友們不但要忍受劇烈癢感與疼痛,也常受他人異樣眼光。 -
情緒壓力恐加重皮膚病惡化 中醫治療講求生活作息並進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918皮膚健康出了問題,輕則皮膚乾燥脫屑起紅疹、發癢,嚴重時病灶遍及全身,潰爛流湯、搔癢疼痛,甚至徹夜輾轉難眠,尤其夏天好發在臉部、頸部、四肢等部位的慢性皮膚病患者,穿衣不易遮掩,而病情反覆發作、輕重程度和復原速度快慢,除飲食、作息外,其實與情緒好壞、壓力因素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猴痘+10逢七夕情人節 疾管署籲打疫苗並避免親密接觸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407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發病日介於8月1日至8月15日,因身體陸續出現發燒、淋巴腺腫大、水泡、膿疱等症狀,經醫師評估後採檢通報,分別於8月15日至8月20日確診。經疫調匡列相關高風險接觸者25名,已進行衛教並自我健康監測21天。我國自去年6月23日將Mpox列為第2類法定傳染病,截至8月21日累計確診290例病例(274例本土及16例境外移入),其中242例已康復結案,6例仍住院治療中、42例於居家自主健康管理中。 -
中暑不只靠刮痧!針灸也有助緩解 中醫師提供消暑良方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740今年夏天,實在熱到令人吃不消,中暑的人不在少數,許多人在中暑後或感覺到身體不適時,會透過「刮痧」來緩解暑氣。實際上除了刮痧以外,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中醫科醫師吳柏鋒表示,針灸對於消除暑氣也很管用,此外,消暑茶飲與湯品也能派上用場。